冻土受力作用下细观结构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土是一种由土颗粒、未冻水,冰和气体组成的复杂的特殊土,冻土受力作用下其内部结构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实验手段和技术的限制,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从最基本的试样制备出发,通过大量实验,对比了多种制样方式和冻结方式对冻土试样内部初始结构,干密度与含水量分布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制样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冻土受力作用下的单轴与三轴剪切实验,并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无损CT实时监测,获得了各个阶段试样不同部位的CT图像,然后应用图像数字化技术,实施了对CT图像的初步处理。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不同制样方法,对比分析了试样各部位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分布状况。对两头压实法制得的试样进行CT扫描,一方面,获得了两种试样中土颗粒和水的质量吸收系数;另一方面,通过CT扫描结果,对试样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整体来看,试样的CT数方差不大,密度分布比较均匀,且粘粒含量越高,用两头压实法越容易获得较均匀的试样,满足我们对试样均匀性的要求;   (2)径向冻结情况下,不同土质及状态的试样内部水分在冻结过程中,均是向周边迁移,造成中心含水量减少,边缘含水量增大的变化趋势;在冻胀力作用下,冷端即试样边缘土体膨胀,密度减少,中心部位密度不变或增大,整体饱和试样冻胀,非饱和试样由于内部孔隙率大而冻缩;自上而下单向冻结情况下,不同土质及状态的试样内部水分在冻结过程中,含水量均发生边环增大,中心变小,上层增大,下层减少的变化趋势。饱和兰州黄土试样密度整体下降,饱和青藏粘土则发生了上部和边缘密度减小,下部和中心密度增大的变化,非饱和试样整体均冻缩。对比含水量变化图与密度变化图可知,其变化趋势互为镜像,说明在冻结过程中,随着水分迁移的进行,试样不同部位土体产生收缩或膨胀;   (3)从冻结前后试样内部含水量差看,无论兰州黄土还是青藏粘土,单向冻结对于含水量分布的影响要较径向冻结方式造成的影响为小,并且在不饱和土样中两者相差更大;从试样干密度的标准差的变化来看,对于试样干密度的分布,饱和兰州黄土试样受径向冻结方式的影响较大,饱和青藏粘土试样受径向冻结方式和单向冻结方式的影响都较大,其余情况下,变化较小.   (4)研制专为CT机配套的三端控温压力仓,利用外置冷浴,通过阀门开关控制冷媒的流量,克服了由于保温困难而产生的仓内温差较大的问题,最终温差控制在±0.1℃,达到实验精度的要求.   (5)不同温度条件下,冻结兰州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似的规律,土体的弹性模量相差很大,温度越低,弹性模量越大;高温冻土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其力学响应也更依赖于温度和含冰量,所以对于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的研究需要有别于常规冻土。冻结温度对冻土强度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次试验中,高、低温冻土试样强度相差6倍以上.   (6)单轴受力状态下CT实时监测表明,试样在加载初期体积收缩,但随着荷载的进一步增大转为膨胀。直至试样破坏,样品内部的压密和膨胀一直都在进行。CT数变化与冻结温度息息相关,在0~-2℃范围的剧烈相变区,CT数变化幅值较大,总体而言,低温冻结试样的CT数小于高温冻结试样;通过CT值计算试样干密度和体积含水量的分布,中心区域密度最大,而外围区域密度最小,全区、大区和中环密度较为接近,试样密度整体呈现出沿径向减小的趋势,而体积含水量的分布规律与之相反;随着加载的进行,试样密度经历了不变-缓慢减小-大幅度减小的过程,而体积含水量基本保持不变或略微下降.   (7)不同温度条件,冻结兰州黄土在三轴受力状态下其偏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似的规律,一开始在围压作用下,试样沿径向方向被压缩,导致试样单向伸长;低温冻结试样的弹性变形持续时间长于高温试样,1MPa围压下的三轴力学试验中,温度越低,土体的弹性变形模量反而越小。试样塑性变形阶段持续较长时间,在应变以恒速率增大的同时,偏应力虽继续增大,但增大速度趋缓,即使样品轴向变形达到了20%,偏应力仍在持续增大,围压的存在,使得冻土试样在不断受力过程中内部结构有了更大的调整空间,进一步强化了冻土体的塑性特征。在同一围压下,随负温的增大,相同条件下冻结兰州黄土的轴向变形减小,体缩量增大,膨胀量减小。围压作用后,其强化作用在试样的外围区域体现的尤为明显.   (8)三轴受力状态下,各试样整体损伤量基本都在0.1以下,相对于单轴受力状态下试样的损伤度要小得多,故围压对于冻土试样有“抗损伤”的功效;随着应变与偏应力的增大,损伤量也不断增大,对不同温度的试样而言,要产生相同的损伤,低温试样需要的偏应力远比高温试样需要的偏应力来的大.   (9)对CT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可以使得CT图像更加清晰直观,根据CT图像的直方图可以动态、定量地分析冻土受力作用下的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比单纯的CT图像更定量化,更易于提取图像包含的特定信息:灰度均衡扩大了灰度值的范围,增强了图像的整体对比度,土颗粒与孔隙的反差明显变大;经过梯度锐化之后,图中的孔隙与裂纹边缘有了明显的突出,图像细观结构更加清晰可见;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实现了CT图像的边缘检测,检测效果较好,孔隙和裂纹的轮廓比较清楚,能得到冻结试样不同阶段的细观结构图像,为后续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真实准确的图像资料。
其他文献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化工、冶炼、造纸等企业发生污染事故的情况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处理不完全及事故排水含有毒性物质,当其通过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时,会对活性污泥系统造成冲击,正常的污水处理过程受到影响,甚至会使生化处理系统崩溃,进而需要重新进行耗时费力的培菌工作,这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影响巨大。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有必要对污水进行毒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约380公里长的总干渠通过膨胀土地段,膨胀土处理技术难度高,制约因素多,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设计考虑采用高性能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处理,来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防洪、发电、航运、南水北调、供
随着交通量、轮载和轴压的不断增大,高速公路的渠化交通等,车辙已成为我国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在发达国家,限制沥青路面的车辙量已成为路面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煤炭资源。煤层的地下开采引起煤层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和地表沉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岩土工程问题,同时伴随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经济性好,且具有可调节性强、对各类复杂条件适应性好的特点,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逐渐得到应用。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对高承载刚性桩复合地基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住房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居民住房占有率稳步提高。但住房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使得相当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无力进入住房消费市
本文针对利用纵向涡发生器强化相变特朗伯墙(简称相变墙体)通道内表面换热及其系统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相变特朗伯墙实验系统,在通道侧普通墙体表面加装定形相变材
超滤技术是水处理领域中前景广阔的绿色工艺,其具有高效稳定去除颗粒物和微生物特点,保证了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然而,超滤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能较低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问题是两大瓶颈性难题。因此,采用吸附和氧化等预处理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和对膜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本论文采用粉末活性炭(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PAC)吸附和臭氧预氧化单独或联合预处理,系统地研究了其对超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