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jhvherjknv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寻找特异性强、高效低毒的合成类抗肿瘤药物仍是当前抗肿瘤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吲哚类衍生物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例如吲哚美辛、舒尼替尼、吲哚洛尔等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三唑类化合物也有较好抗肿瘤活性,本文应用活性亚基团拼接原理,设计合成了60个含三唑基团和酰胺取代的四氢吲哚类化合物,研究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分析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了该类化合物的药物研发提供了依据。具体内容包括:  (1)三唑类四氢吲哚衍生物39个,结构如下:(此处图片省略)  (2)Passerini三组分酰胺类化合物21个,结构如下:(此处图片省略)  这些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并通过IR、ESI-MS及NMR鉴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部分化合物还采用了 MTT(噻唑蓝)蛋白染色法,以胃癌细胞 HGC-27、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筛查对象,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如LrK-6-1和Lrk-6-2(结构如下),其对胃癌细胞的IC50分别为12.77μM和1.21μM。
其他文献
生产锰系产品的湿法冶金过程要求将软锰矿中的MnO2还原为酸溶性的MnO,软锰矿的还原工艺对锰系产品的成本、能耗和操作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软锰矿的还原工艺技术一直是
金属有机笼(MOCs)是典型的由多个配体和金属构成的具有特殊结构和孔洞的超分子配合物。作为金属有机材料的一种,广泛应用于主客体化学研究,在分离识别、稳定活性物种、限域催化反
最近的十几年里,随着配体与催化剂相结合的铜催化体系的发展,Ullmann反应进入了后Ullmann时代,一系列的C-C、C-N、C-O、C-S等碳杂键的构建得以在较少量的铜催化剂存在下在较温和
金属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金属的不恰当使用容易造成金属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而我们常说的金属污染指的就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