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高价锰还原浸出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锰系产品的湿法冶金过程要求将软锰矿中的MnO2还原为酸溶性的MnO,软锰矿的还原工艺对锰系产品的成本、能耗和操作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软锰矿的还原工艺技术一直是国内外锰矿加工产业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锰还原工艺的关键是寻找一种廉价、高效、易得的,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还原剂。葡萄糖等一系列碳水化合物已被一些学者实验证实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还原剂。同时,基于微波独特的选择性加热,快速加热,均匀辐射等特点,微波加热技术在湿法冶金中已取得广泛的应用,其作为一种新的冶金手段,潜在优势十分明显。论文以电解二氧化锰(EMD)为研究对象,对水浴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方式下锰浸出率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水浴加热的锰浸出率要高于微波加热。通过对微波仪器控温机制以及浸出反应的热力学进行分析,解释了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对两种加热方式下锰浸出动力学的对比,并计算浸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结果发现:水浴加热浸出过程在低温时受化学反应控制,随温度升高,控制步骤转为混合控制,而微波加热浸出过程基本属化学反应控制。论文对C粉在溶液中还原EMD进行了探索性实验,通过对影响锰浸出率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C/MnO2质量比等因素的研究,得到了C还原EMD的最佳浸出条件: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00℃,C/MnO2质量比为5:1,硫酸浓度2.5 mol?L-1,锰浸出率可达到97%;在浸出过程中加入铁盐后,锰浸出率得到提高,说明铁盐对浸出反应产生了催化作用。论文采用葡萄糖作为还原剂,在微波辐射辅助下还原浸出软锰矿。通过对浸出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的还原浸出工艺为:葡萄糖/锰矿的质量比为0.5,硫酸浓度1mol?L-1,H2SO4/MnO2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80℃,微波功率为600 W、反应时间30 min,锰浸出率可达94%;通过对不同温度下锰浸出率与时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该浸出过程是一个由化学反应控制和扩散控制混合控制的过程。反应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小,整个过程受化学反应步骤控制,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度迅速增加,以致超过扩散速度,因而过程转为受扩散步骤控制。通过对表观活化能的计算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其他文献
自从1969年顺铂被应用于临床抗癌药物后,金属抗癌配合物一直是药物化学发展的一个热点。顺铂在体内经过水解,可以和DNA双链或者单链形成加合物。根据铂(II)配合物的良好特性,卡铂
癌症,亦称为恶性肿瘤,近年来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癌细胞由于增长机制失常,无限制的增殖,并且会侵袭正常细胞,而且会通过人体的循环系统以及淋巴系统转移扩散至全身。为了寻找到
铸币金属(Cu/Ag/Au)发光配合物作为一种潜在的光功能材料,以其独特的发光性质越来越吸引科学家的关注。这种研究不仅促进了此类配合物的实际应用,同时对光化学理论的发展也起到
本文对微博市场中的“双雄”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进行分析,总结出腾讯微博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是基于先天社交属性与庞大用户群,利用优势资源在定位与内容上进行差异化竞争,并
本论文采用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 IPN)为基体材料,以四方相钛酸钡(BT)为压电相,以碳黑(CB)、层状石墨(GR)、碳纤维(CF)、聚苯胺(PANI)为导电相制备高阻尼
学位
含唑基配体具有相对丰富的配位模式及可修饰性,通过结合具有配位几何多样性的过渡金属离子,可以构筑结构新颖的功能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气体存储、选择性分离、催化、药物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