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吸附和分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b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水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分解反应进行了微观动力学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晶面、台阶、修饰原子及氧化物等多种因素对水分解反应的影响。在第二和第三章中分别分析了水在清洁和氧原子预吸附的金属铜催化剂六种晶面Cu(111),Cu(110),Cu(100),Cu(210),Cu(310)和Cu(110)-(1×2)的分解反应。通过计算得到各个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等能学数据。并通过系统的水解离动力学机理的研究,确定了水在每个金属面上的最低能量分解路径。对于水的分解,不同晶面的活性顺序为:Cu(100)>Cu(210)>Cu(100)>Cu(111)>Cu(310)>Cu(110)-(1×2)。从金属电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水的分解的活化能与表征金属性质的d带中心有很好的关联(仅限低晶面指数表面)。台阶表面以及重构表面上在表面缺陷和空间效应等的参与下,没有促进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水在Cu表面的分解为一个结构敏感性反应。而且预吸附氧原子对水分解反应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氧原子在不同晶面的吸附热大小以及吸附氧和水分子中氢的距离。吸附热越大,促进作用越小;吸附氧与水中的氢的距离越小,促进作用越大。水在氧原子修饰不同晶面的分解反应亦是结构敏感性反应。在第四章,我们研究了H2O在氧化物Cu2O(100)表面的分解反应。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偶极矩对水的吸附有减弱作用,对水的分解有促进作用。水在清洁,氧修饰,氧化物表面的活性顺序为清洁<氧化物<预吸附氧,我们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其他文献
在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加入有色金属乃至贵金属作为其主要活性成份,加氢催化剂中的镍基催化剂也是如此。一般废镍催化剂的镍含量可达6%~20%,远远高于贫矿中的镍含量。因而
目前杂环化合物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噻唑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尤其噻唑基团引入到各种不同的化合物结构中,通过结构修饰能产生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
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环境和食品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并以其体积小、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方便、成本低和容易实现实时在线活体检测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超分子化学是构筑多功能纳米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论文基于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构筑多功能纳米材料,展示了其在制备和应用中的独特的性质。在应用环糊精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
过渡金属氮化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中,钼系氮化物在许多涉氢反应中表现出与贵金属相似的催化性能,作为催化剂或者催化剂载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展过渡金属
合成环状碳酸酯是化学固定CO2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探究催化这一类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纳米α-Fe2O3为催化剂催化苄基氯的自聚合反应,合成了新型聚
作为第三代超分子,杯芳烃具有易于进行结构修饰的特点,使它在纳米材料、分子识别和纳米器件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超分子自组装是目前在材料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目前已
环鸟苷酸和环腺苷酸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且在信号转导和转换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功能。磷酸二酯酶(PDE)是环核苷酸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而且对调节其细胞内水
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及在催化性能、磁性材料和选择性吸附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已经成为配位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报道了硫酸根和乙酸根两类配体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