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纳米线及同轴纳米电缆的制备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4665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一维磁性纳米线有序阵列由于具有很强的垂直各向异性,从而成为实现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比较理想的纳米结构。目前,许多金属和合金等磁性纳米线阵列已经被成功的合成和研究,而对由金属-类金属组成的非晶纳米线的研究则很少。类金属含量对非晶纳米线的结构和磁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非晶材料领域中,人们对它们的基础研究和新的可能应用前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磁性纳米线在应用上的致命缺点则是很容易被氧化,为了防止纳米线芯被氧化,我们在纳米线芯外面包裹上一层抗氧化的物质使其形成壳层结构的纳米电缆。 在上面所提到的基础上,本文中我们利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多孔氧化铝模板的电化学沉积制备技术,成功的合成了非晶FeCoP、Fe96-xZrxB4纳米线以及Fe/Fe-DMSO同轴纳米电缆。所有的纳米阵列都具有很明显的垂直各向异性,平行于纳米阵列方向为易磁化方向。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1.首次制备了高度有序的FeCoP非晶纳米线阵列;研究了类金属元素P含量对FeCoP纳米线结构的影响;系统阐述了FeCoP纳米线的宏观和微观磁性随Fe、Co比例改变的变化关系。 2.首次研究了Fe61Co27P12非晶纳米线的结构和磁特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关系。当热处理温度低于400℃时样品内部只有应力的弛豫而不发生晶化,高于400℃时则由晶态Fe90Co10相析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总各向异性在增加,导致了平行于纳米线方向的矫顽力和剩磁比也在增加。 3.研究了晶化温度更高的Fe96-xZrxB4纳米线阵列的结构及磁特性。与FeCoP纳米线不同的是Fe96-xZrxB4纳米线是由含少量Zr和B的α-Fe和含Zr量较多的FeZrB两相组成。 4 首次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氧化铝模板中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有序的Fe/Fe-DMSO共轴纳米电缆,研究了沉积液温度和浓度对制备纳米电缆形貌和磁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LHCb合作组在实验上观测到了Λb的激发态Λ*b,并把它们命名为Λb(5912)和Λb(5920)。而CDF合作组也观测到了Λb(5920),但并未观测到Λb(5912)。本文采用手征幺正法的耦合
碳纳米管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能,尤其在场发射方面的应用受到极大的关注,而原位生长碳纳米管薄膜是制备场发射阴极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别用Fe(NO_3)_3、Ni(NO_3)_3、Co(NO_3)_3做催化剂前驱体,结合丝网印刷技术在不同基底(石英、硅片、钛片、AAO模板)上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薄膜,结果表明除Co(NO_3)_3外所得到的碳纳米管薄膜管径均匀、密度可控,有希望
量子自旋系统作为一个联系着量子信息学和凝聚态物理两个领域的多体系统,关于其量子纠缠性质和量子相变关系的研究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交错Dz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分别对M13以及M13@Au20团簇(M=Fe,Ti)的几何结构和磁性进行理论计算研究。 对Fe13和Fe13@Au20团簇进行分析得到:Fe13团簇最低能态
近年来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单体光电望远系统的视距范围已经达到极限,所以寻求扩展光电望远系统视距的方法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其中光电成像系统的视距往往由光学系统本身和探测器的尺寸大小共同决定。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研发中,无论是光学系统本身还是传感器尺寸的大小都已经达到了生产极限,很难再有所突破,并且在其系统硬件本身上想要有所改变,也需要面对高昂的价格和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所以本文在不改变单个光电望远系
1.5μm波长激光具有对人眼安全、大气传输损耗低等优点,在激光测距、光通讯、大气数据测量、激光外科手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研发这一波段的激光已成为当前学术和工程界的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