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片上系统配置数据压缩算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动态可重构技术的可重构片上系统,通过运行时将不同的配置数据从片外的非易失配置存储加载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功能的动态切换,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配置时间是影响可重构片上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配置压缩技术通过压缩配置数据减少重构时的数据传输量,是缩短可重构片上系统配置时间的常用方法。目前的配置压缩技术对配置时间的压缩有限,且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本文以缩短配置时间、改善配置速度为目的,围绕可重构片上系统的配置压缩技术展开研究,建立一个更科学的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改进现有配置压缩算法,达到提高配置速度的目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可重构片上系统的发展和配置压缩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并分析了常用的可重构技术和配置压缩方法。随后针对现有配置解压缩系统的结构,分析配置存储和配置接口对解压缩模块输入端和输出端数据传输速度的双重限制,指出使用压缩率作为评估系统实际配置速度的指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并建立配置加速比模型用以评估配置压缩技术对实际配置速度的提高。接着,实现了一个基于LZSS编码的配置压缩和解压系统。通过调整算法参数,获得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压缩率、配置加速比以及解压缩系统的实际配置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配置加速比高的参数选择下,LZSS配置压缩算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实际配置速度,因此选取配置加速比作为评价配置压缩算法的指标,比压缩率更具有指导意义。最后提出了改进的Huffman配置压缩算法。该算法以提高配置加速比为出发点,分析了配置存储和配置接口的带宽不同比值时,各种Huffman编码长度和算法局部压缩率对实际配置速度的影响。算法一方面在不影响解压缩系统实际数据输出速度的前提下,增加大概率符号的编码长度,另一方面缩短小概率符号的编码长度,通过平衡压缩算法的最优和最差局部压缩率,提高配置加速比。实验证明,改进的Huffman配置压缩算法与原始算法相比,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压缩率,但实现了系统实际配置速度的提高。
其他文献
Ag0.8PbmSbTem+2(LAST合金)热电材料为NaCl型立方晶格结构,具有类似于低维结构的热电传输性能和非常高的热电性能指数,是一种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优良的中温(500K800K)热电材料。
光波导作为集成光学器件的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离子交换是制备光波导的重要方法。其具有工艺简单、制备光波导损耗低、重复性好等优点。本文主要制备了基于K9玻璃和
本文主要阐述了HASH IP核ASIC设计的详细过程。HASH算法是密码学中的一种重要算法,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等信息安全领域。本文中设计的IP核是基于SoC的设计,它将被应用于中
近期,非线性动力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利用非线性系统丰富的模式进行灵活可重构的计算。现阶段,该项研究致力于基于非线性系统构建动态逻辑门。动态逻辑门的功能
随着晶体管制造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小,阈值电压降低,导致静态功耗成指数级增长,降低静态功耗已经成为CMOS集成电路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目标。本文针对降低静态功耗的功率门控技
转型时期的中国,合作治理被期待发挥的作用是双重而非单一的,既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更要发挥一定的政治稳定器的作用。因此中国合作治理并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西方的所谓模式
门极换流晶闸管(GCT)是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在国内尚未商品化。由于IGCT器件通常工作在高压和大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共掺杂的全色Zn2SiO4:Ti, Mn, Eu发光粉,SnO2:Eu3+纳米晶,ZnO:Eu3+(0.5.at.%)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研究了发光粉的晶体结构和
工业上的需要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使气体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迄今已经有很多种气体检测的方法和仪器应用于各种领域。但出于对灵敏度、作业环境、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人们
目的:应用临床经验方“加味升降散”联合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风热证)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本方案的临床治疗特点予以总结,探索一种简便有效、对机体负面影响少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