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叙事策略——解读曼斯菲尔德的十六篇短篇小说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英国文学史上唯一以短篇小说获得成功的作家。在其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她一共创作了九十多篇短篇小说。享有二十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女王”的美誉。她是现代主义文体的开拓者,她的小说的主题是要表现人物最微妙的内心世界。她的许多短篇小说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本文旨在研究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叙事策略。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简介。首先简要介绍叙述学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和方法。接下来总体介绍曼斯菲尔德的生平,作品以及其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本章最后讨论对曼斯菲尔德作品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向。随后三章通过对其十六篇作品进行解读详细讨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叙事技巧。这十六篇文章包括:《我不会说法语》,《园会》,《陌生人》,《幸福》,《布里尔小姐》,《第一次舞会》,《已故上校女儿的故事》,《风在吹》,《玩具小屋》,《莳萝泡菜》,《苍蝇》,《序曲》,《疲倦的罗沙贝尔》,《在海湾》,《帕克妈妈的一生》,《女教师》。对于曼斯菲尔德的现代主义叙事策略,首先要讨论的是她的无情节小说形式。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情节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她摒弃了传统作家对完整情节的追求,其故事没有重大的矛盾冲突,也往往没有高潮和结局,而是一些通过对生活的认真观察所得到的,看似无序的瞬间,片段所组成.但其以心理变化作为衔接手段的小说仍然是有机的整体。联系布鲁克斯和沃伦有关小说情节的理论以及米勒的解构主义理论本章将讨论曼斯菲尔德发展无情节小说所采用的一些创新策略:顿悟,小说从中间开始,以及开放式结尾。   其二曼斯菲尔德在她的小说中广泛使用了倒续,自由间接话语,以及视角的转变.等现代主义叙事策略.本文第三章运用热奈特的时间倒错理论,叙事话语理论,以及聚焦理论讨论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在叙事时间,话语和视角转变方面的创新手段。   除了以上写作技巧,曼斯菲尔德在其小说中频繁使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文体学家第四章重点讨论植物(花)动物、太阳、海水在其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最后得出结论:曼斯菲尔德改革了短篇小说的结构为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二十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女。”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停滞不前以及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渐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在此背景下,一场世界范围内的
我厂用30CrMnSiA钢制造的薄壁壳体,其外形为360mm×1650mm,壁厚5mm。壳体是在高压应力状态下工作,要求壳体必须具备高的强度、高的塑性、高的断裂韧度以及高的屈强比。设计要求淬火回火后硬度为38~42HRC,强度为
在外语学习中,词汇的重要性已广为外语学习者和研究者所认同。直接学习(IVL)与附带习得(IVA)作为目前词汇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孰更适于L2词汇学习一直倍受争议。有研究者提出二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历来受到广大文艺评论家和学者的关注。心理分析、叙事理论、传统方法、女性主义、原型分析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