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11)电极上甲酸电催化氧化机理建模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Pr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酸的电催化氧化过程中仅发生两个电子和两个质子的转移,是电化学中研究有质子耦合的电子转移反应的重要模型反应。甲酸作为燃料电池的直接能源之一,对其氧化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高效阳极催化剂的设计,因此甲酸电催化氧化的研究既有科学意义也有工程价值。尽管对于甲酸的氧化机理已经进行了长达五十年的研究,依然没有一种完整的机理可以解释所有的实验现象,对其氧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物、pH效应以及延迟效应依然存在争论。本文从电化学建模的角度,对Pt(111)电极上甲酸氧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对甲酸氧化机理前期研究的总结,筛选了Pt(111)电极上甲酸氧化的双路径机理,即单原子吸附甲酸根HCOO_m路径和桥式吸附甲酸根HCOO_b路径,其中HCOO_m作为反应的主要活性中间物,HCOO_b的氧化具有较高的活化壁垒,在低电势下主要作为活性位点阻碍物存在。(2)建立了甲酸氧化的微观动力学机理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与pH相关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吸附物的多重角色,以及双电层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通过不同pH下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以及所选取机理的合理性。(3)在此微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甲酸氧化各条路径的前驱体和决速项,探索了双电层效应对甲酸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根源,并定量分析了甲酸氧化的pH效应。通过对甲酸氧化的系统研究,对电催化研究领域的一些主流思维做了分析,得出了三点建议:对于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可能包含多条反应路径,应该并行考虑这些路径;吸附物具有多重作用,不只是作为反应物和位点阻碍物;当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时,应该考虑双电层效应以及吸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正> 我厂原料磨为φ3.2&#215;8.5米中卸烘干磨,设计产量为55吨/时,由于粘土质原料水分偏高,烘干用热风温度偏低,石灰石粒度过大,一直未达设计产量。后原料车间增加了一台φ2
斯蒂芬&#183;霍尔事务所设计的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艺术博物馆NancyandRichKinder大楼已经破土动工,用于展览现代和当代艺术.该方案于2012年从国际竞赛最终入围的方案中脱颖而出
鼻泪管阻塞易发展成急性或慢性泪囊炎,治疗手段多以手术为主〔1〕。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ternal dacryocystorh inosto-my,EXT-DCR)目前应用较普遍,但仍有15%的病例一次手术
我国有着许多延续至今的古镇,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些古镇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从“价格敏感
到了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的社会体系以不可小觑的势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日本既有的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但是之后"去工业化"的发展,以及2010年前后开始
“PLAYFULLY LOGICAL”方案赢得丹麦哥本哈根新国家儿童医院设计竞赛,丹麦建筑事务所3XN的“Playfully Logical”方案赢得丹麦哥本哈根新国家儿童医院设计竞赛,强调了游戏作
本文研究了圆形筒仓的圆柱壳仓壁的塑性极限载荷。筒仓仓壁受到的水平压力和竖直摩擦力按Janssen公式分布。文中分析了3种塑性破坏机构,并给出了无量纲极限载荷随结构参数的变化曲线。
西奥多库珀——魁北克大桥失事记@李著@王景¥清华大学土木系西奥多库珀——魁北克大桥失事记**本文收稿日期:1997年6月李著王景(清华大学土木系,北京100084)1907年8月29日,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上,魁北克大桥
本文引用复变函数保角变换方法分析剪-压组合作圆孔平面的弹塑性应力集中问题,本文发展了伽林等用复变函数求解塑性应力的方法,在更复的受力条件下给出应力集中函数及弹塑性界限
在结构主动控制中,识别和控制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文研究了非线性振动结构在任意随机干扰激励下的自适应主动控制及参数识别计算方法,给出了非线性结构基于ARMA模型的等价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