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着许多延续至今的古镇,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些古镇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从“价格敏感”过渡为“品质敏感”,现代旅游形式也正逐渐从“走马观花”向“深度接触”转化。但矛盾的是,对经济利益的过度重视使得一些区域旅游产品与居民生活完全隔离开来,古镇失去了“灵魂”,游客诉求也未能得到满足,其发展令人忧心忡忡,前途未卜。本文以古镇街巷空间为研究主体。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概念的梳理,总结当前古镇“前台”与“后台”的现状,提出三种连接形式。其次,通过对塘栖、西塘、乌镇的调研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游客很大程度上追求对旅游地“后台”的接触;第二,一些古镇过于重视“前台”的而忽视了“后台”的原生文化,大多古镇“前台”与“后台”分离程度较高;第三,街巷空间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对“后台”的接触。最后,以神垕古镇老街为案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通过“中介点”的引入与合作居住等策略对其街巷空间进行重塑,打破“前台”与“后台”的隔阂,同时对“前台”、“帷幕”与“后台”进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