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謇、梁启超立宪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之异(1905-1911)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hdceh986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謇、梁启超作为清末立宪派的代表性人物,是清末立宪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二人的立宪思想及其实践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映了他们希望通过宪政来达到国富民强的共同追求。但他们却分属于不同的立宪团体:张謇立足江浙,领导预备立宪公会,成为国内立宪派的领导性人物;梁启超身在海外,却一直心系立宪事业,建立政闻社,参与指导国内立宪活动。同时,张謇乃清末状元出身,继而又投身实业建设,建立起了强大的大生集团,并且与当政者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梁启超一名流亡海外的“政治犯”,戊戌以来一直寻求政治出路的政治精英,无时无刻不以其政治诉求为目的。再有梁启超对西学广泛涉猎,出游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西方宪政有着深刻的认知。所以,通过比较研究张、梁的立宪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的不同。本文主要从立宪思想的兴起、宪政制度设计、立宪活动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二人的不同之处。从这些不同中可以看出,张、梁二人由于其身份、地位和所处利益集团的差异,使他们在面对立宪时产生了不同的思考和实践活动。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新型的罐笼自动安全帘的工作原理,对主要参数进行计算,通过对关键部件的强度校核,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A new type of cage automatic safety curtain is introduced. T
饶宗颐是一位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汉学泰斗,又是书画界大师。他一生孜孜于学,学域宽广,创辟多方,著作等身。目录文献学只是他涉猎的十余学术领域之一,他在这方面的撰著仅占其
冷战后美国对东盟政策有一个变化过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为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世纪初至今。冷战后美国对东盟政
荣氏企业集团是近代中国民营资本企业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荣氏企业集团是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资本为中心的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
社会电化教育在中国诞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在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的背景下而产生的新兴事业,随着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而发展,并服务于社会教育。  商务印书馆于
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市政建设的进步与城市的独立化地位是此次变革的主要内容。市政改革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市政”二字,一时间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广
抗战初期,云南远离战场,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大批工厂、企业、高校内迁,使云南流动人口增加、文化教育事业繁荣,经济迅猛发展,加之优越的国际运输通道,为云南邮政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
林乐知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传教士,然而以往的研究仅关注他在义和团运动前的活动与思想,而忽略了1900年之后的林乐知.该文首先简述了他的生平事迹与他在1
玛格丽特·福勒是美国19世纪中期一位杰出女性,青年时期即加入超验主义俱乐部并成为《日晷》的编辑。借鉴超验主义的心灵平等进而人人能够自我完善的理论,福勒发展了她的女权
从公元一世纪耶稣传道开始,基督教从一个罗马帝国边缘微不足道的弥赛亚运动,逐渐发展壮大。到了公元392年,狄奥多西皇帝宣布罗马皇帝不再担任最高祭司长,基督教成为国教,真正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