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以《军品价格管理办法》为核心的相关装备价格管理法律法规颁布以来,现行装备价格管理体系对规范装备定价行为,提高军方价格管理职能,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在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思维和技术至上思想的影响下,装备费效比、经济性、可持续性等重要指标不受重视,军队装备价格管理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故而难以充分发挥其基本管理职能和实际管制效果。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装备价格管理改革,理顺装备价格管理涉及各方的利益关系,发挥军方的主导地位,提高装备采购质量效益,等等,都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日本装备价格管理体系。通过研究国外装备价格管理的实践经验,对比分析我军装备价格管理体系的不足,并为将来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次,分析了装备价格管理涉及且又必要的理论基础。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装备价格的特征、政府控制下的装备价格和装备价格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装备市场的基本特点、装备市场需求分析以及不同市场形态的装备价格形成机制,并对装备价格管理的概念、属性、主客体关系及与政府价格管理的异同进行了探索。 再次,重点分析我军装备价格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简要回顾我军装备价格管理改革的历史沿革之后,提出目前装备价格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装备价格改革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要求,指出了我军装备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装备价格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装备价格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 最后,本文详细介绍了解决现存装备价格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装备价格管理体系、选择合适的装备定价模式、完善装备价格管理运行机制、健全装备价格管理法规体系、稳妥渐进地进行装备价格改革、建立有效的辅助决策力量等。 装备价格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国家、军队和军工企业等各方面利益,需要在国家整体价格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法律法规健全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分步实施,才能达到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