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知识追踪任务是根据学生历史学习行为来追踪学生的知识状态,以预测学生在未来交互中会如何表现。通过对学生知识状态建模,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并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案。本文以学生答题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深度知识追踪开展如下相关研究工作:(1)针对现有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答题行为特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这一问题,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追踪任务是根据学生历史学习行为来追踪学生的知识状态,以预测学生在未来交互中会如何表现。通过对学生知识状态建模,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并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案。本文以学生答题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深度知识追踪开展如下相关研究工作:(1)针对现有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答题行为特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DKT-LDA)。该模型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方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自动提取学生多种答题行为特征中的潜在信息并习得它们的表示,在充分融合了每个特征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影响同时降低了特征维度。该模型在ASSISTments09数据集上执行知识追踪任务获得了80.92%的AUC值,取得了优于当前主流知识追踪算法的性能。(2)针对现有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和习题难度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学生能力和习题难度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DARNNA)。该模型利用学生的答题记录,量化学生能力和习题难度,再通过神经网络习得其嵌入表示,接着与答题记录组合来重构模型输入,最后融入注意力机制,使其在预测时更多地关注具有相似学生能力和习题难度的交互记录。该模型在ASSISTments09和ASSISTments15数据集上分别获得了83.71%和78.55%的AUC值,该结果均优于现有公开发表的知识追踪模型。(3)针对现有深度知识追踪方法没有考虑到做题过程中存在失误和猜测的情况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失误率和猜测率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DKT-GS)。该模型首先对失误率和猜测率进行定义并计算,然后将其融入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的隐藏层,对学生真实学习状态进行建模,使其能够更好的预测学生在下一道题上的表现。该模型在ASSISTments09和ASSISTments15数据集上分别获得了85.11%和79.17%的AUC值,该结果均优于现有先进的知识追踪模型。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对学生知识状态进行建模,同时提高预测学生表现的精度,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效避免信息迷航与过载的情况。
其他文献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后经历了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以及近十五年来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迭代更新,几年前伴随着BERT的呱呱坠地又掀起了一轮新的研究热潮。文本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核心是从文本中抽取出能够体现文本特点的关键特征,寻找特征到类别之间的映射。近年来,另一种基于图结构数据的文本建模思想不断的发展壮大。与BERT不同,图神经
彩绘文物是宝贵的历史研究材料。线稿作为彩绘文物的重要组成,反映了文物图案的绘画结构,在文物修复和保护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线稿提取主要采用人工临摹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临摹准确度也因绘画水平不同有所差异。而基于图像处理的线稿提取方法可以高效且客观的提取线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彩绘文物病害较多,图像背景复杂,现有方法提取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期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领域广受关注,取得
多视图分析能够较好地利用不同视图之间信息的兼容性和互补性,比单视图分析具有更好的决策性能,目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行为识别等领域。然而传统的多视图分析大多只研究成对视图间的关系,忽略了所有视图间关系,导致得到的公共空间判别性不强。尽管一些非成对多视图方法得到了判别性公共空间,却使用广义特征值分解方法对其近似求解,使得最终结果偏离全局最优解。因此,人们希望既能得到判别性公共空间,还能得到
媒体经过了五代发展,成为典型的数字网络媒体。数字网络媒体作为新时期新媒体的代表,其数字化控制管理水平更高。在现代化的数字媒体设计中,数字化的管理为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新媒体传媒的作用下,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通过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传播到了世界各国,也收获了更大范围的群体,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可和欣赏。这其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随着中国文化和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越
脑瘫是指一组由产前、产时或产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的活动受限性疾病。作为一种非侵入无电离辐射的检测工具,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提供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丰富的影像信息,适合用于新生儿脑病筛查。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新生儿头颅MRI检查仅能够提供常规的MRI模式。面对挑战,现如今基于深度学习的新生儿大脑图像分割算法存在两点不足:一是过于依赖数据集;二是加深网络层数的同时增加了模型
近年来,随着对神经网络的不断探索及移动手机硬件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模型,支撑起移动终端的任务推理。图片分类是众多研究中的经典任务,可用于以图搜图、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等诸多领域,在现实中有重大实用意义。而在移动端上进行图片分类主要面临如下两个问题:神经网络模型往往是参数量大且计算密集型的,存储和计算资源的开销给移动端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而移动端和云端结合的处理方式虽然高效,但
秦始皇兵马俑挖掘出土时大多已破碎残损,大量文物碎片拼接修复复杂,其拼接复原便成为复杂的数学问题,高性能模型智能处理方法研究成为推动该问题解决的关键。由于直觉模糊集同时考虑了隶属度、非隶属度与犹豫度这三方面信息,更加适合处理多碎片拼接过程中“匹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为受损俑体自身形状模糊表示、特征缺失的模型表示、受损俑体自身特征模糊不易提取表示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精准建模,支持在模型特征空间上的系
生物系统蕴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结构与功能,例如其内部固有的异质性和催化转化等。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些复杂系统中的各种生理机制,推进单分子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已刻不容缓。与传统的集成平均法相反,单分子纳米通道技术可以在高时空分辨率下追踪单个生物分子的动态行为。更重要的是,该方法具有同时获取多个分子指纹信息的独特功能,因而适用于复杂生物流体和微小差异组分的高通量多重分析。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将嵌入仿生分子受体
糖肽质谱数据的无标记定量算法是生物信息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面向糖肽质谱数据的无标记定量算法研究成为可能。为了完成计算机辅助的糖肽质谱数据无标记定量,本文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峰簇混叠导致的峰簇分离提取易出错问题,本文结合离子同位素分布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信息的多电荷混叠峰簇分离提取算法(3D-based Multiple-charges Over
软件缺陷是软件或者程序中存在的某种破坏程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题、错误,其存在会给软件带来安全隐患。随着软件规模变大,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如何在软件动态变更过程中尽早发现和修复软件缺陷,已成为各大软件公司关注的热点。软件缺陷预测(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SDP)旨在通过某种手段检测当前项目中哪些模块可能出现缺陷。传统的软件缺陷代码检测采取全量检测方式,时效性较低,并且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