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对在先姓名权的保护路径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与商标本属于不同领域,但在符号学功能上,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将姓名注册为商标,能够很好地发挥商标应有的识别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注意力经济的出现,名人姓名所具有的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商业化利用的增强,使得商标权与姓名权的冲突逐渐加深。文章主要通过五个部分的分析论述,厘清商标权与在先姓名权的相关冲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一章是绪论,梳理了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目的、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通过对“乔丹”系列案裁判文书的梳理,指出目前对商标权与在先姓名权的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学界对商标与姓名产生冲突的原因分析没有形成体系、司法实践中注册商标是否侵犯在先姓名权的判定标准不统一、学界对在先姓名权的保护模式存在争议。文章第三、四、五章则重点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第三章阐明了注册商标与在先姓名冲突的实质,通过分析姓名与商标的符号价值、姓名权的双重属性以及名人姓名具有较大商业利用价值的特点,解释了将名人姓名抢注为商标的深层原因。第四章论述了注册商标侵犯在先姓名权的认定标准,首先该争议商标应与在先姓名存在形式上的相同或相似性,这是注册商标侵犯在先姓名权的形式要件,其次也应满足在先姓名与权利人之间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相关公众产生误认以及在先姓名权人具有一定范围的知名度等实质要件。第五章为保护在先姓名权的正当性及路径分析,从保护在先权利人利益、保护商标商誉和避免消费者误认这三个视角,解释了一般情况下商标权应让位于在先姓名权的正当性理由,并通过《商标法》的“不良影响”条款与“在先权利”条款适用范围的比较,明确了商标法保护在先姓名权应优先适用的法律条款。并从商标法、人格权法立法目的与保护对象的角度,阐明了在先姓名权与人格性姓名权的差异保护,提出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加大对姓名商标的实质审查以及宣告侵犯在先姓名权的商标无效。文章试图在现有人格权理论的基础上,为商标法领域的在先姓名权提供一条可行的保护路径,并为现实中商标的注册是否侵犯他人的在先姓名权提供较为准确的判断标准和判断方法,以期完善人格权法律体系与商标权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商标权、在先姓名权以及相关公共利益等不同法益的衡平保护。
其他文献
名字,即一个人标识自身的称谓符号,从古自今,人皆有之,但古之于今,却有区别。古人是生而有“名”,及冠加“字”,二者在意义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前人关注名字关系,主要用于训诂与校勘,殊不知,名字背后潜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三国志》作为正史名著,书中的人物名字丰富,组合方式多样。名字关系上,主要分为同义相协、反义相对、连类相及、因性指实、因果联想、辨物统类、景仰前贤、概括经义八小类;取名用字
学位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不断发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效能探讨也日益重视。课堂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合理有效地运用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等。正是基于课堂导入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本文从相关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学位
<正>近年来,我园从园所实际出发,基于儿童立场,根植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建设以培养良好品格,涵养生命内核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园本课程,在课程建设实践中形成并积累了以下经验。一、园本课程要与国家的顶层设计相一致虞永平教授在谈到园本课程时指出,“园本课程要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
期刊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不仅能够引起幼儿强烈的认同感,还能够形成对地方文化的系统化认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但是目前存在的部分幼儿教师缺乏主动性、其对园本课程建设认识不足、建设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所以本文从多项措施出发,目的在于保障园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完善园本课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素养,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从多方面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策略进行分析。
期刊
地名不但具有丰富的语言现象,而且还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块活化石。地名同时也是方言词汇的一部分,在形、音、义三方面都极具地方色彩。所以,对地名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以吴起县(于2005年将“吴旗”改为“吴起”)2014年撤乡并镇以前所辖14个乡镇的2630个地名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地名材料,对吴起地名进行系统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力求从语音、词汇、用字三方面尽
学位
研究表明,英语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展词汇量、开阔视野、提升理解力、发展认知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此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英语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要求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英语阅读素养”也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为探索通过实施窄式持续默读来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有效方法,作者选择了陕西
学位
笔者于2021年1月至8月在上海剑桥阀业集团有限公司外贸部实习,受公司委托进行《统一技术规范—楔式闸阀》公司指南的汉译,以便对接俄罗斯楔式闸阀技术要求。该指南为俄罗斯甚至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俄石油于2018年编制的3.00版本,材料新颖、权威、翔实,值得翻译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正是基于对该指南的前四章进行的汉译撰写的,内容涉及目的及适用范围,术语及缩略词,适用的气候类型,对闸阀各部件的要求,试验
学位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法治属性和文化本质,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思想文化基础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目标任务。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认同与内化,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认同导向功能
期刊
在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足够了词汇量和语法点,但成段表达时所输出的语篇经常有连贯性的问题。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102篇中高级英语母语者的作文为语料,对其语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直指运用情况进行研究,总结中高级英语母语者现代汉语语篇中第三人称代词直指习得规律,并探究其产生偏误的原因。本文的结论不仅对语言学本体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有启发,且对国际中文教育和
学位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起点。目前,课堂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与重视,各学科都有关于导入的研究,有不少学者对课堂导入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梳理,但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课堂导入技巧的实际运用尚未得到广泛认识和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概括法、课堂观察法、归纳对比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记录法对对外汉语综合课中课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