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蜡质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第一接触面,对环境作用反应敏感,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生理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作用,包括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芜菁(Brassica rapa var.rapa)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的兼作食、药、饲三用的植物资源,具有有粉/无粉表型,有粉表型比无粉表型更加抗旱。为了分析控制蜡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芜菁KTRG-B48A(有粉表型)和KTRG-B48B(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质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第一接触面,对环境作用反应敏感,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生理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作用,包括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芜菁(Brassica rapa var.rapa)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的兼作食、药、饲三用的植物资源,具有有粉/无粉表型,有粉表型比无粉表型更加抗旱。为了分析控制蜡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芜菁KTRG-B48A(有粉表型)和KTRG-B48B(无粉表型)为材料,通过BSA测序分析法来筛选调控芜菁蜡质表型的候选基因,并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以解析候选基因在芜菁品种间的调控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芜菁调控蜡质基因的定位本研究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对芜菁调控蜡质基因进行定位,以芜菁有粉表型KTRG-B48A和无粉表型KTRG-B48B作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经过数据质控、与芜菁基因组的比对,SNP-In del差异位点的分析,获得蜡质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的候选区域。根据候选基因注释以及表达结果,推测芜菁CER3基因是主要控制蜡质性状的候选基因。(2)芜菁候选基因CER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CER3是植物蜡质合成中的一个关键基因,为了解析CER3在芜菁不同蜡质品种中的差异调控作用,将其全长克隆,并作功能分析。通过对芜菁CER3基因在品种间的蛋白序列比对,发现第345个位点的点突变引起一个螺旋结构域的缺失,猜测这可能促进CER3基因的蜡质合成,导致品种间蜡质的变化。通过遗传转化野生型拟南芥来验证CER3功能,干旱胁迫下芜菁转基因拟南芥有蜡质的BrrCER3-48A株系长势明显优于野生型和无蜡质的BrrCER3-48B株系,根长、鲜重、存活率更高,表明有蜡质的转基因株系对干旱胁迫有抗性。(3)干旱处理对蜡质合成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结合芜菁转录组数据分析了整个代谢通路所有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KCS、CER1、CER3、CER10和MAH这五类蜡质相关基因在有蜡质KTRG-B48A芜菁中表达量都高于无蜡质KTRG-B48B,而且干旱胁迫显著诱导KTRG-B48A中BrrKCS1和BrrKCS2的上调。说明KCS在蜡质合成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在芜菁中的基因家族情况作了鉴定与表达分析。在芜菁基因组中首次鉴定了28个BrrKCS基因,系统进化显示芜菁KCS基因家族分为8个亚家族。在不同发育时期和干旱条件下芜菁BrrKCS基因的不同表达水平表明BrrKCS基因家族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功能分化,这可能在促进芜菁蜡质合成,增强芜菁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分析为理解BrrKCS在调节芜菁蜡质合成以及对干旱胁迫反应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里,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尤其是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我们不仅要谋求科技的快速发展,还要谋求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工人,需要更多的大国工匠。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等职业学校,有能力为我国提供所需的技术工人。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更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日常的技术教学之外,还应重视
大家都知道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我的《敬畏》系列主题创作基本都与个人经历或者是一些关注点有关。本文通过对现当代艺术家绘画风格的借鉴和对综合材料绘画的探寻,尝试寻找更加独特地艺术表现方法和纯粹的形式语言。帮助我在创作《敬畏》系列作品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理念和绘画形式语言,进而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也为自己日后探索绘画的多种可能性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创作构思来源,并结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地位的提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越来越被关注,符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层出不穷。目前,中职《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存在学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脱节等问题。为此,构建“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设置企业需求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实一体的教学流程,从而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培养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加工制造技能人才,值得深入探索研究。《金属加工与实训》是加工制造类专
在现代都市休闲生活中,城市景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可以利用它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城市景区也成为了城市的代表之一,起到了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对于景区文化建设,导视系统设计的作用日渐明显。本文以大连铭湖国际温泉滑雪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有地域风格特点的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融入大连铭湖国际温泉滑雪度假区主题的山水文化元素,宣扬地域文化,重新设计
《河山在我心》系列作品是以祖国大好河山作为创作题材,作品通过融入主观感受,进而表达出笔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本文剖析《河山在我心》系列完整的创作过程,从三个方面对该系列作品中的绘画形式语言与精神层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首先对《河山在我心》系列作品创作展开论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创作前对绘画形式语言概念的理解,为创作出带有个人形式语言风格的作品作为铺垫;第二部分是分析形式语
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将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核心素养为教育勾画了美好的蓝图,这个蓝图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依托实实在在的教学得以实现。本文以核心素养为视角选取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单元《函数的应用》为教学案例,旨在记载高中数学教学的切实状况,进而剖析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视觉识别系统与品牌形象研究愈发深入,研究主体逐渐从商业领域向外扩散。在一些高水平高校中,视觉识别系统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应用,但是在更为广大的普通高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次课题研究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以长春师范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S视觉识别系统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调查当前视觉识别系统的空白部分,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最终实现长春师范大学视觉识别系统的
随着强军新时代的迈进,军旅题材绘画也有了新的时代诉求,而综合材料绘画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也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艺术审美方式,在创作中,大胆尝试新的材料,新的主题,不同的艺术形式即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又赋予了材料绘画的深刻内涵。笔者完成了主题为《强军》的一系列作品,就此展开相关论述。本文论述的重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本文首先对《强军》系列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笔者在创
板块式结构作为纪录片的一种极其常见和重要的叙事结构,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纪录片的创作。尤其是近几年,以板块式作为主要叙事结构的纪录片精品层出不穷,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可和喜欢。本文通过对板块式结构纪录片经典的分析,结合自己应用板块式结构理论所拍纪录片《命若琴弦》的实践,研究板块式结构在纪录片中的叙事特征、审美意味以及应用价值,以期从理论的高度和实际应用的角度为板块式结构做出有益的总结。论文主要通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