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上的辛亥革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几千年前所未有的变局:与历次农民起义完全不同。它不是改朝换代,起义者不仅要推翻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清王朝,完成民族革命,而且要求皇帝退位,建立共和政体,完成政治革命。巨变震惊世界,各国的记者纷纷投入到对这场变革的报道之中,英国《泰晤士报》反应迅速,对事件做出及时报道。本文选择《泰晤士报》1911-1912年对辛亥革命的报道为分析样本,并结合当时国内和国际局势,利用框架理论对《泰晤士报》新闻报道、社论等栏目的分析,试图总结出报纸对辛亥革命的报道框架及形成原因。通过对报纸的历史文本的研读发现,《泰晤士报》及其记者在对事件报道的过程中设立了两个新闻框架,即在武昌起义初期的“中立观望、清廷危机”框架和南北议和时期的“由支持君主立宪到赞成共和、推袁夺位”框架。在这样两个新闻框架下,报纸起初对革命与清廷两方都有形式上不偏不倚的报道,这与英政府对待革命的政策不谋而合;而从南北议和会议开始后,《泰晤士报》逐渐将报道焦点转向袁世凯,为袁在议和期夺取优势地位的舆论造势,形成了“清廷危机”、“推袁夺位”的新闻框架。那么,这份以准确客观著称的英国非官方报纸在对中国辛亥革命的报道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新闻框架、哪些因素促成了框架的建立、这样的新闻框架又如何影响了辛亥革命的发展与结局、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如此的报道框架,这些正是本文希望探讨的内容。论文力图将这些工作作为对近代外国报纸对华报道及中英关系背景下的国际传播研究的一个补充,以及对西方媒体涉华报道问题的思考与对《泰晤士报》涉华报道有一个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随着近些年来,交通日益繁重,重载较多,且超重超限情况严重,路面车辙并伴随着其他问题非常突出。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首先,我国使用的沥青“偏软”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近些年来硬质沥
<正>近日,两江新区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设计近日正式出炉。根据规划,2020年前将完成投资约160亿元,建成智慧新城、智慧物流、智慧保障房、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规划、智慧
<正>2015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一时间,"众创空间"成为新热词。"众创空间"究竟是什么?各界如
本文通过对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介绍、分析和总结,来探讨当今国际化大型市场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独特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造纸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上升,造纸业迅速发展,造纸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很大贡献,但是造纸业在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环境
苯乙胺依次经酰化、Bischler-Napieralski环合、硼氢化钠还原及拆分制得(S)-1-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6),再依次与氯甲酸乙酯缩合,(R)-3-奎宁环醇发生酯交换反应,最后成盐
目的了解湖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调查采用分层正群抽样方法,在2014—2015年选取15个县36个点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配合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III-IV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华蟾素+肝癌介入),对照组(单纯肝癌介入),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拥有该少数民族语言人民群众的重要信息和思想交流工具,是该民族独特思维方式以及民族心理的重要体现,承载着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蕴含着该民族深厚的民
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很多学科重要科研方向。国家也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在十七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