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雷达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过程中,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于此,论文从服务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雷达仿真平台中杂波建模方法、杂波模拟方法以及系统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且产生各种类型的杂波提供给内场仿真实验系统使用。论文的工作和成果主要概括如下: 1.系统阐述了现在普遍采用的用于描述杂波的方法:将杂波看成一个广义平稳的随机过程,则可用其自相关函数和一维概率密度函数来刻画。而自相关函数是功率密度谱傅立叶反变换,杂波模拟也就等于模拟同时具有特定的概率密度(PDF)和功率谱密度(PSD)的随机过程。然后对常用的Rayleigh分布、Log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K分布四种幅度分布模型和Gaussian谱、Cauchy谱、AllPole谱三种功率谱模型做了介绍。 2.系统阐述了四种常用的幅度分布模型的三种功率谱的仿真步骤,其中论证了LogNormal分布和Weibull分布利用零记忆非线性(ZMNL)变换方法和球不变随机过程(SIRP)方法实现的复杂度和难度。根据工程实现的需要,不同类型的杂波采用不同的变换方法生成。 3.将四种幅度分布、三种功率谱密度共十二种雷达杂波模型封装成Simulink模块供仿真调用。并将雷达杂波模型生成的杂波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图和功率谱曲线图分别与理论曲线比较,实验证明Simulink模块生成的雷达杂波参数与理论值符合得很好,从而验证雷达仿真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