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策略研究——以重庆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健康城市的本质内涵是将城市视作人类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通过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三方面建设,促进形成拥有优质教育、健康体魄、积极心态和拥有健康行为的人群,从而促进城市的再建设。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中心城市,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群面临着严峻的健康危机。2008年末重庆市政府提出全面建设健康重庆,健康城市建设从此成为重庆市城市建设的新追求之一,是重庆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健康城市基础理论和城市规划基础职能的研究,结合重庆市建设实际,从城市规划促进健康城市建设层面界定了健康重庆城市规划建设的范围和内容,并结合分析建设差距,提出各项内容的建设重点。在建设总策略的控制下,以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为切入点,以内容重点项目为带动,探讨了健康城市各项建设内容的发展策略,构建健康重庆城市规划策略层面的建设理论框架。   本文共七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缘起,界定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的特征与不足。论文第二部分(第二章)对比两种对健康城市的理解,阐述健康城市建设的本质内涵是城市建设促使形成有健康体魄、健康心态和健康行为的人群。论文第三部分(第三章)是从健康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历史联系与现实联系入手分析,在健康城市需求和城市规划职能与任务间找到结合点,为下文分析健康城市规划内容奠定了基础。论文第四部分(第四章)将健康城市发展目标与人群健康需求结合,得出健康城市规划的内容,针对这一内容形成健康城市规划指引,为下文构建建设理论提供建设依据。论文第五部分(第五章)结合重庆市自然环境基础和城市规划现实情况,延续上一章的结论查找健康重庆规划内容的建设差距,并根据建设的差距确定健康重庆规划的重点内容和方向,为下一章策略构建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论文第六部分(第六章)针对健康重庆城市规划内容和差距提出建设策略,搭建健康重庆城市规划理论框架。
其他文献
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积极推进住宅建筑产业化建设,已成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钢结构住宅是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筑,满足当下可持续发
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关注重点从文物建筑本身的保护和利用逐渐转向城市历史环境的维护和历史地段的复兴。而在政策的制定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当中普遍存在
在我国国民经济、工业产值特别是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杜会背景下,农村社会不断发展并对住宅品质提出了新要求。政府为解决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相关问题,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本文采用了与一般传播学著作不同的体例,即以城市景观设计中传播知识的逻辑和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结构与过程的话语的界面以及城市景观设计中互动对话的传播管理建构组成全文的
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得我国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的住宅建设也随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建农村住宅的数量逐年递增。由于我国还缺乏关于农村规划和
小城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城镇类型,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与大中城市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洛川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唯一一座位于塬面上的县城,在近年来城市建设取得一
研究型肿瘤医院是在转化医学发展和肿瘤患病率上升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但现今研究型医院尚停留在概念阶段。转化医学也只是刚刚起步,因此研究型肿瘤医院只是一个结合现状提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铁路客站的建设进入了重要战略期。在各显神通的种种设计手法带来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建筑造型时,如何回归建筑的本质,以最理性、最经济的方式在众多
城市边缘区是转型期内大城市快速扩展背景下,城市外向拓展的唯一空间载体,是城市向外扩散与乡村集聚发展的互为渗透、相互影响的混合区域。城市的快速蔓延与无序发展给边缘区带
蓝天组的建筑形态复杂多元、变幻莫测,一度成为叛逆和解构主义的代名词,并以“开放建筑”、“复杂建筑”等设计理念表现出他们对建筑创作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以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