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边缘区是转型期内大城市快速扩展背景下,城市外向拓展的唯一空间载体,是城市向外扩散与乡村集聚发展的互为渗透、相互影响的混合区域。城市的快速蔓延与无序发展给边缘区带来了一系列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资源与利益面临着重新分配和重构。特别是农村产权主体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实施规划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将左右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这些都对传统以城市发展为主体的规划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挑战。   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下,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背景下,为真正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分离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对城市边缘区规划机制予以研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国内外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和形态阶段演变特征予以比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概括提炼了转型期中国大城市边缘区规划机制的内涵和发展规律。通过引入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前沿理论,创新性地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当前由政府主导的单中心规划机制展开了剖析,总结了边缘区规划机制内在四个循环演化阶段特征,循序渐进阐述了传统规划机制的成因和弊端。   论文以武汉市为例,针对边缘区空间拓展中的多元主体分化的现实问题,在“单中心”与“多中心”理论比对分析基础上,从规划管理组织架构重构、规划决策机制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中心平衡的规划机制构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以弥补现行规划机制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调控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东北地区是中国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亚区,可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的特色逐渐迷失。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如何塑造东北城市的景观特色,增强东北城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时代的主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最纯净的特点,是非常适宜、理想的绿色能源。然而办公室的日常实际使用
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积极推进住宅建筑产业化建设,已成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钢结构住宅是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筑,满足当下可持续发
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关注重点从文物建筑本身的保护和利用逐渐转向城市历史环境的维护和历史地段的复兴。而在政策的制定和保护规划的编制当中普遍存在
在我国国民经济、工业产值特别是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杜会背景下,农村社会不断发展并对住宅品质提出了新要求。政府为解决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相关问题,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本文采用了与一般传播学著作不同的体例,即以城市景观设计中传播知识的逻辑和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结构与过程的话语的界面以及城市景观设计中互动对话的传播管理建构组成全文的
随着中央“三农”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得我国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的住宅建设也随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建农村住宅的数量逐年递增。由于我国还缺乏关于农村规划和
小城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城镇类型,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与大中城市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洛川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唯一一座位于塬面上的县城,在近年来城市建设取得一
研究型肿瘤医院是在转化医学发展和肿瘤患病率上升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但现今研究型医院尚停留在概念阶段。转化医学也只是刚刚起步,因此研究型肿瘤医院只是一个结合现状提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铁路客站的建设进入了重要战略期。在各显神通的种种设计手法带来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建筑造型时,如何回归建筑的本质,以最理性、最经济的方式在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