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3N4基光催化体系构建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BZF效能与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扎贝特(Bezafibrate,BZF)是一种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的典型贝特类药物,其在环境和生物体内持续累积和富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现有的水处理工艺对BZF很难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本论文以BZF为研究对象,制备合成具有增强可见光响应和高效光催化活性的g-C3N4基复合催化剂。从贵金属负载、氧化剂强化和Z型异质结构建等方面研究g-C3N4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并探索了其对BZF光催化去除效能和反应机理。通过化学还原法合成具有优异光学性质和催化活性的宽频响应Pd/g-C3N4复合催化剂用于BZF的降解研究。相比于g-C3N4,Pd/g-C3N4复合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和可见光驱动下对BZF去除效能均有所提升,去除率分别为100%和55%。基于光学性质表征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原理分析,Pd/g-C3N4可综合利用Pd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电子传输功能从而提升BZF降解速率。羟基自由基(HO·)在BZF光催化降解过程中起主要贡献作用,其贡献率可达79.39%,电子自旋共振(EPR)表征进一步证明了HO·的存在。通过液相质谱(LC-MS/MS)分析和前线电子密度(FED)计算,BZF的降解途径可分为三条途径,包括贝特链的取代、HO·加成反应和脱氯反应。光催化反应后BZF水质毒性降低。针对Pd/g-C3N4复合催化剂可见光量子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添加过一硫酸盐(PMS)强化Pd/g-C3N4复合催化剂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苯扎贝特的研究。相比于Pd/g-C3N4-PMS、Pd/g-C3N4-Vis、g-C3N4-PMS、g-C3N4-Vis和g-C3N4-PMS-Vis体系,Pd/g-C3N4-PMS-Vis体系展现出较高的BZF去除效率(86%)。通过模拟计算和光电化学表征阐明了Pd/g-C3N4-PMS-Vis体系电子转移路径:Pd/g-C3N4表面受激发的电子通过Pd-N化学键迁移至PMS,同时PMS充当电子受体,形成硫酸根自由基(SO4-·),从而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提升量子效率。通过向光催化反应中添加不同的捕获剂用以阐明光催化机理,结合EPR结果可知在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反应活性物质是HO·和SO4-·。通过LC-MS/MS分析发现,贝特链的取代、HO·加成、氧化脱氯和氧化脱氨是BZF降解的四种可能途径。经Pd/g-C3N4-PMS-Vis体系光催化反应后,BZF水质毒性明显降低。针对Pd/g-C3N4复合催化剂可见光利用率低的问题,以Z型异质结构建机理为指导,在Si O2为模板制备合成的介孔g-C3N4(mg-C3N4)基础上通过原位水热法合成Bi/Bi2WO6/mg-C3N4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并用于BZF的可见光催化研究。相比于Bi/Bi2WO6和mg-C3N4,Bi/Bi2WO6/mg-C3N4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驱动下对BZF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去除率可达68%。采用多种表征技术研究Bi/Bi2WO6/mg-C3N4复合催化剂的形态和光学性质,证明了位于Bi2WO6花状结构和mg-C3N4之间的金属Bi一方面可以作为电子传输的桥梁有效促进的载流子分离,另一方面Bi的LSPR效应可有效增强可见光吸收。金属Bi、Bi2WO6花状结构和mg-C3N4组合而成的Z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可通过有效的电子转移过程实现协同光催化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农发行的信贷业务涉及范围变广,业务种类变多,近年农发行信贷风险随之增加,不良贷款和损失贷款发生率逐年攀升,揭露了农发行在信贷业务内控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缺陷,信贷业务流程存在风险点。信贷业务内控评价是银行用于评估信贷业务风险的重要依据,也是银行内控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国内政策性银行一般是以审计结论为参考内容,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评价,而且大部分借鉴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内控评价体系以及信
劳动力流动是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根据传统理论,劳动力流动将带来收入差距的缩小,存在经济收敛效应,但是其产生机理以及基于我国现实的实证仍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教育人力资本视角构建理论模型,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三期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教育视角下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收敛效应,并进行了代际比较,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首先,对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发展进行分析,统计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重要球根花卉,花型多样,花色丰富,观赏效果极佳。目前我国百合主要作为切花花卉栽培,极少应用在园林露地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百合品种一般种球退化严重,每年更换种球造成种植成本增加,因而培育自繁能力强的百合新品种对于扩大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百合鳞茎作为重要的商品和无性繁殖器官,其形成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离体条件
博尔赫斯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一,其小说作品传达出一种生死“统一”的观念,这种观念打破了传统的“生死二元对立”观。首先,博尔赫斯通过消解死亡的神秘性,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传统观念对死亡的认识。传统观念认为,死亡是一个瞬时动作,它标志着“生”这一状态的结束。生命是真实的且只有一次,死亡使它终结,死后的世界更是难以把握,因此人们畏惧死亡。但博尔赫斯不以为然,他在小说中告诉读者,“生”是一种虚幻的状态,与“
野生动物是珍稀自然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野生动物群落的稳定共存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意义重大。然而,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质量和种群数量。为了更好地恢复和保护野生动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需要深入了解物种的时空分布格局、空间分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为此,本研究以四川省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1年至2018年近7年的红外相机监测,并结合传统样方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汽车作为重要的消费品,逐渐成为很多家庭的必需品,由此带来汽车行业10多年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的繁荣同步带来汽车金融渗透率的逐步提高,汽车金融公司依靠主机厂的渠道资源,随着本品牌汽车销量的提升,带来汽车金融分期数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汽车行业首次迎来调整,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汽车金融公
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为2004年在湖北五峰天然次生林中发现的木兰科新种,属红花大乔木类型,具有极高的绿化、观赏及经济价值。近年来,红花玉兰系列新品种在我国南方山地和平原地区已广泛栽培,但推广至我国北方地区时,一直受困于越冬伤害,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使红花玉兰能在我国北方地区顺利越冬,深入探究红花玉兰的冷响应机制是红花玉兰抗寒适应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红花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蓝色花因其稀有性和梦幻性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也是花卉育种中的重要育种目标。色素物质是决定花瓣呈色的重要因素,其中花青素是决定花色的主要色素群,飞燕草素苷一般赋予植物亮丽的蓝色花。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是世界著名的鲜切花,其舌状花因只能积累矢车菊素苷而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有趣的是,同为菊科的矢车菊(Centaurea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从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发展与人口不断增加使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出行的矛盾逐渐显现。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越来越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年轻的新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在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土壤碳封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持续的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导致盐渍化加重造成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不同程度的退化。科学有效地提升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芦苇的生长特征,对芦苇生产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野外原位实验和温室控制实验,采用芦苇生物炭,研究不同的生物炭添加方式(根际添加和表层添加)和生物炭肥(生物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