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分析——基于基层对国家依赖的角度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日益加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相对落后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关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长期发展。本文从基层对国家的依赖角度,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相关结论。  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在我国政府体系的最末端,行政上、财政上都处于劣势。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财政能力大大下降,但相应的事权却没有改变。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以及传统的行政文化使得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不得不依赖上级政府和国家的财政支持;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于受到自身条件、政府政策等的限制,难以在供给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区居民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政治参与冷漠,村内民主发展缓慢,村民自治建设进程受到严重影响,村民由传统型公民向现代型公民转变艰难。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乡土社会失去了原有的道德约束,人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使村庄的集体行动能力大大下降,这都使农村社区公共产品自给能力不断下降,不得不依赖政府,依赖国家。  本文试图从以下方面缓解基层对国家的依赖,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首先,增强乡镇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关键是提高其财政能力,通过改革现行的分税体制、调整财权与事权、发展乡镇经济等途径提高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通过改革乡镇政府、改进考核机制、加强对其监督等提高其对农服务意识。其次,提高社区民众自给的能力。增强群众的民主意识,鼓励其积极参与村内民主建设,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健全群众表达渠道,发展村庄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行动能力,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最后,多主体共同参与供给。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应积极发展自身,政府也要从实际出发,在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引导、鼓励和支持,使其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预算知情权是指公民有权知悉、了解本国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等事项的权利。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民主意识的加强,公民的知情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公民预算知情权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公民知情预算不仅事关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水平和责任、阳光型政府的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更关系到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和切身利益的维护。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我国公民预算知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形态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社会团体的出现。不同类型的社会团体广泛地存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民法在这一阶段肩负的重任之一
善良风俗是每个民族所倡导的优秀习惯,每个个体都有着道德的约束,但是违背善良风俗侵害他人的利益时,这就不仅仅要求道德来约束了,因为违背善良风俗做出的侵权,不仅有物质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