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酵母和拟棘壳孢属菌与铀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c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核工业生产环节产生的大量含铀废水在近地表和地下大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危害公众安全。因此,了解铀的的形态分布、迁移、转化等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对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的安全评估、放射性元素的回收以及放射性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也是生物链中参与能量代谢和元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吸附、累积、矿化等行为影响铀的行为。因此,本论文针对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子囊门真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及放射性污染场地分离出的拟棘壳孢属真菌Pyrenochaetopsis sp.和放射性核素铀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甲醛修饰啤酒酵母S.cerevisiae对铀的吸附行为研究1.甲醛修饰S.cerevisiae对铀酰离子具有显著的去除作用,并能有效地回收低浓度废水中的铀离子,在较低铀浓度条件下(1 mg/L)时,甲醛修饰S.cerevisiae对U(Ⅵ)的吸附能力甚至能达到活细胞的6倍。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铀酰离子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大约90 min可以达到吸附动态平衡,吸附过程存在着电子共用和转移。吸附的最佳p H位于5.8附近,该值可能与细胞表面的离子状配体、氨基酸等电点以及铀酰离子的水解相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甲醛修饰S.cerevisiae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是一种单分子层吸附。2.介观研究和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表明,甲醛修饰改变了S.cerevisiae细胞的表面形貌,使蛋白结构发生了变化,氨基甲基化生成了羟甲基衍生物,在吸附铀酰之后,细胞表面覆盖了一层鳞片状的铀沉淀,铀的沉淀与络合物形式复杂,主要与-OH,-PO43-,-COO,C=O等基团进行相互作用,铀酰与羧酸根主要络合为双齿配位化合物。甲醛修饰S.cerevisiae与铀酰离子的相互作用还可能存在着络合、沉淀以及静电吸附等多种机理。X射线衍射光谱显示,甲醛修饰S.cerevisiae细胞无法将无定形态的U(Ⅵ)转化为晶体。二、啤酒酵母S.cerevisiae对铀的矿化过程1.U(Ⅵ)对S.cerevisiae细胞的毒性实验表明,约90%以上的S.cerevisiae细胞能在寡营养的水中维持活性达8 d以上,而在不同U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则呈现出不同的生存曲线,以60%的活细胞计,在100 mg/L的U(Ⅵ)溶液中,S.cerevisiae至少能存活4 d以上。2.随着U(Ⅵ)快速地吸附到细胞表面,溶液中的U(Ⅵ)浓度迅速下降,Pi浓度以及溶液的p H值逐渐升高,体系的p H值最终稳定在~7.0,S.cerevisiae在U溶液中暴露1 d后,体系处于过饱和状态。当细胞在100 mg/L U(Ⅵ)中暴露不超过2 d时,表面沉积的U(Ⅵ)仍处于非晶态,随后出现的衍射峰证明非晶态的U被转化成四方晶体H2(UO2PO4)2·8H2O。介观研究表明在细胞与U相互作用的初期,U(Ⅵ)以不规则片状沉淀方式嵌入细胞表面,随着时间的延长,S.cerevisiae细胞表面无定形的沉淀逐渐消失,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状的沉淀,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铀酰磷酸盐。晶体学信息表明,所形成的H2(UO2PO4)2·8H2O厚度为由最初的近百纳米逐渐演化到几十纳米,随着结晶时间的延长,S.cerevisiae细胞甚至能将UO22+调节生长成为近乎完美的晶体。3.S.cerevisiae对U的生物矿化过程分为表面吸附、非晶沉淀以及结晶三个阶段。三、拟棘壳孢属Pyrenochaetopsis sp.与铀的相互作用1.真菌Pyrenochaetopsis sp.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受梯度U浓度影响,真菌的生长速率在0.01 m M的U中最大,在0.1 mM的U中最小,当培养基中U浓度>0.1 mM时,真菌停止生长。低浓度的U(<0.01 m M)能有效地促进真菌地生长。当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01和0.1 m M U时,真菌Pyrenochaetopsis sp.对U的富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趋势:在0.1 m M U中10 d后达到吸附平衡,并使溶液中U的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而在0.01 m M U中,达到吸附平衡后发生U(Ⅵ)的解吸。2.真菌在固相或者液相生长过程中,细胞均通过菌丝将营养物质与污染物(U)从周围环境中富集到自身上,甚至能使真菌上积累的U浓度达到周围环境的10倍,通过XANES和XAFS光谱可知,浮游生长和固相生长的Pyrenochaetopsis sp.真菌在与U的络合方式上完全相同。在30天的时间尺度下,Pyrenochaetopsis sp.无法在好氧条件下利用电子供体,介导U(Ⅵ)的生物还原,而是利用自身的磷酸盐库,在磷酸酶作用下水解磷酸盐,并形成溶解度较低的类钙铀云母矿物。3.Na+浓度对铀酰磷酸盐的物种分布几乎没有影响。Fe3+在浓度过高时可能析出次生铁矿的沉淀物,使U(Ⅵ)沉淀在其表面并阻碍U-P的络合。Pi对U(Ⅵ)的沉积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仅当Pi摩尔浓度数倍于U(Ⅵ)时,才可能形成磷酸铀酰类络合物或矿物。以上结果增进了我们关于环境真菌对铀转化机理的认识,为后续将真菌应用到回收废水中的铀,以及大规模开展微生物对放射性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考虑时间分数阶扩散波方程(TFDWE)中的以下几类反问题:同时反演初值的问题,同时反演阶数与零阶项系数的问题,同时反演阶数与对流项系数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一种求解线性反问题的预处理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并成功应用到了源项的反演问题中。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研究了TFDWE中利用Cauchy数据同时反演两个初值的反问题。通过Laplace变换和解析延拓的方法,我们证明了该反问题的唯一性,然后
学位
高次谐波的产生是强场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线性光学现象。该现象囊括阿秒尺度的电子电离、加速和再散射过程,是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独特结合。在阿秒物理中,高次谐波是探测原子分子内超快动力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探测技术一方面基于高次谐波频谱的基本性质,另一方面基于特殊形式的激光场对电子轨迹的控制。本论文通过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同时结合理论模型的定量分析,研究高次谐波谱的两个重要性质,即谐波产生中的奇偶
学位
科学计算和工程应用中的诸多领域,如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约束最优化,电磁学,图像恢复,信号处理,控制理论和系统理论等,都与线性系统的求解息息相关.因此,根据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设计出稳定,高效的数值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类线性系统的求解,一类是具有奇异,非Hermitian半正定系数矩阵的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求解,另一类是线性矩阵方程的数值求解及应用.首先,我们
学位
明代是古典文献走向集中定型的时代,在创作激情高涨、创作者与作品不断增加的氛围下,“集部”之学开始兴盛。从明代到清代,王阳明文献的编选渐成一系,其中有整理语录汇辑成册的如薛侃《阳明先生则言》、李贽《阳明先生道学钞》、周汝登《王门宗旨》以及孟津《良知同然录》等。有关注王阳明政治才能的如陈龙正《阳明保甲法》《阳明乡约法》的汇辑,有专门收集阳明诗文的文选,如明刻本《王阳明诗录》、俞长城辑《王阳明稿》、凤山
学位
声波传输特征值问题和逆散射中Steklov特征值问题在逆散射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声波传输特征值问题出现在非均匀介质的逆散射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物理背景和广泛的应用.由于传输特征值能够由远场数据所确定,因此它可以被用来估计散射物质材料的性质.Steklov特征值问题在特征值问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在逆散射理论中出现了一种非自共轭的Steklov特征值问题,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两类问题
学位
干旱区(drylands)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41%,维系了全球超过38%的人口,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微生物,譬如古菌、细菌、真菌等,是干旱区地下生物群落的主要组分,驱动了诸如气候调节、生物量生产、碳固持、养分循环、土壤肥力等多项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进而决定了干旱区为人类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干旱区生态系统
学位
膨润土缓冲回填屏障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重要人工屏障,与外部的天然围岩结构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封体系,阻滞核素向外迁移,保证整个屏障体系的可靠性。缓冲回填屏障一般由膨润土或膨润土混合物通过现场压实,或者采用预制压实砌块现场拼装而成。其中,对于采用预制拼装的屏障结构,砌块与砌块之间、砌块与围岩之间以及砌块与废物处置罐之间都无法实现完全的“严丝合缝”,存在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多维度施工接缝。接缝会成为地
学位
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且具有持久反应和低毒性,可实质性改善患者总生存期,是肿瘤有望治愈的一个开端。一系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现为肿瘤治疗装备了新颖而强大的“武器”,它们可以通过封闭抗原呈递细胞和T细胞之间抑制信号通路的传递,重新恢复T细胞的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发动攻击和杀伤。其中,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免疫治疗领域最有前景的靶点之一。作为免疫
学位
过渡金属催化1,3-二烯的氢化官能团化反应是高效构筑复杂结构分子的策略之一。氢碳化反应更是为碳烯烃骨架的直接构筑提供了便易的选择。近些年,碳亲核试剂与1,3-二烯的1,2-氢碳化反应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催化剂和配体的协同作用,此类反应的化学、区域、立体选择性可以得到高效地控制。相比较而言,亲电试剂参与的反应少见报道。因此,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镍催化体系进行探索,系统地研究烯基亲
学位
面对不可生物降解石油基塑料造成的污染问题及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研究、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纤维素和甲壳素作为自然界中储量最为丰富的聚多糖,具有来源广、可再生、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等优点,可作为制备多功能材料的理想原料。但是,纤维素和甲壳素等天然聚多糖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大量氢键难以溶解加工,且制得的材料力学性能相对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使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