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研究者之间的联系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方便学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科研社交平台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之间信息获取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的完善平台功能和平台服务,提高用户的活跃度,探究科研用户的科研社交平台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对改善科研社交平台的服务提供参考建议。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用户本身心理变化为研究重点,创造性的探讨用户在科研社交平台上的使用行为有哪些影响因素。第1章介绍了科研社交平台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内容等;第2章进一步阐述了科研社交平台与用户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理论以及研究对象;第3章以使用过科研社交平台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中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取影响科研社交平台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第4章验证科研社交平台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假设模型,运用SPSS、SmartPLS 3软件进行研究;第5章面向用户对科研社交平台提出相关服务改善建议。本研究中的原始数据是通过用户访谈获取得,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并揭示影响科研用户使用平台行为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取69个初始概念,归纳形成24个范畴以及10个主范畴,影响因素为:个人特征、需求驱动、心流体验、心理契约、社会网络情境、任务情境、信息特性、信息源选择、平台功能、平台管理。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情境与使用行为、任务情境与使用行为、个人特征在任务情境对使用行为、需求驱动与使用行为以及心流体验与使用行为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本研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改善平台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平台自身的宣传、严格用户身份认证、加强管理层培训、健全平台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