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铜鼓作为祭祀礼器、乐器和象征权力的重器,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神圣威严的铜鼓已经成为传统社会的文物,淡出了少数民族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铜鼓作为祭祀礼器、乐器和象征权力的重器,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神圣威严的铜鼓已经成为传统社会的文物,淡出了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但是,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铜鼓雕塑、礼物铜鼓、饰品铜鼓等却被大量地生产出来,广泛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城市标志性建筑、大型节庆活动中,以铜鼓为原型衍生出来的现代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广西民族区域文化的象征,古老的铜鼓文化因此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以往对铜鼓的研究都是把目光集中在传统的铜鼓身上,研究铜鼓的起源、族属、类型、年代、造型艺术、音乐性能、冶铸工艺、合金成分、金属材质等各个方面,涉及文物考古、民族史、科技史、艺术史等学科领域,而对于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符号化铜鼓尚未有过太多的关注。本研究聚焦于铜鼓建筑、铜鼓雕塑、铜鼓饰品等符号化铜鼓上,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区内南宁、桂林、百色、河池四个市区内的符号化铜鼓的不同表现形式及运用进行了详细的田野考查。通过对符号化铜鼓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符号化铜鼓的出现其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再生现象,这种再生包含着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民族区域文化的认同需求。当符号铜鼓作为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现代经济生产和人们的文化产品消费相结合时,作为文化资本的符号铜鼓在产生了实际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符号化铜鼓由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再转化为文化资本,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再生,这种再生是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诠释。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是民族文化再生的标志,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
其他文献
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科背景和网络规划与管理的课程特点出发,就教材内容、典型案例教学、课件设计、课程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对网络规划与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以使
明朝在建国之初,就设立了特殊户籍——灶籍对盐的直接生产者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灶户是明代对盐业生产者的泛称。这一群体因其生产活动和劳作成果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重
18年生与10年生落叶松林地相比,落叶松土壤中的凋落物数量增加,但由于林内光照条件变弱,不利于凋落物的分解;土壤腐殖质分子中芳香环的缩合度,芳构化度和腐殖酸分子量较小,E4/E6值升高,形成的
在对玄言诗人界简要探讨的基础上,把前人的材料摆出来进行充分分析,可以看出玄言诗时代存在的可疑性。实际上,东晋文人们的诗歌趣尚不是玄言诗,而仍是汉魏体制的诗歌。从玄言诗主
瓦斯灾害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在我国煤矿的重大灾害事故中70%以上是瓦斯事故。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炭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瓦斯事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陆地资源大量消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至海洋。海洋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蕴含的资源更是远甚于陆地。从久远以来,人们便从海洋中获取鱼类、珍珠和食用藻等等
本项目采用新的技术,对茚三酮显色试剂进行了研究,利用国内新引进的6300黄金系列氨基酸分析仪对不同存放时间内的节三酮显色剂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了第1天,第7天,第
CO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很多的催化剂被设计应用于CO催化氧化。本论文工作中以氧化铈为载体考察了活泼金属Co、Au担载的催化剂体系CO催化氧化
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办学有自己的特色,学院有自己的品牌。那么如何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是从事高职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
为解决甲醇精馏系统能耗过大的问题,应用自回热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甲醇-水精馏系统,并对传统系统及新系统进行了能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自回热系统的净能耗比传统系统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