虉草品种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和种子休眠机理的比较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具有营养价值丰富、抗旱、抗寒、耐涝、耐盐碱等特性。可作为饲用、水土保持、移除河流污染、新能源燃料植物。在虉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其抗性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确定了虉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潜力。但种子的休眠问题限制了对其的推广和应用。为了解决种子休眠,对通选7号和川草3号2个品种虉草种子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种子生活力、种皮吸水性及胚性休眠进行鉴定的基础上,探索其休眠原因。用人工去除稃、磨破种皮、低温层积、超纯水浸种、KNO3浸种和赤霉素浸种等破眠方法进行了发芽检验。借助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深入分析了虉草种子休眠原因。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根、茎维管束部分发达的通气组织是虉草耐涝性的主要解剖结构特征;茎、叶片角质化的表皮和叶表皮所含的丰富泡状细胞组是虉草具有抗旱性的主要显微特征。在生长后期根、茎所含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是新能源燃料植物的主要特征。2通选7号种子褐色、川草3号种子黄色,种子形状都呈长椭圆形、表面附生微毛,顶端具突起,底部有蒂。种子具内外稃且膜质,外稃具芒,内、外稃在基部与种子紧密相连。从内部解剖结构看出,虉草种子具内外种皮,种皮与果皮紧密相连。种胚具有完整的胚根、胚轴、胚芽和盾片的结构,胚脂质,占种子总体积的1/3,其余都是淀粉质胚乳。3通选7号和川草3号种子的千粒重为、生活力、初始发芽率分别为0.607g、90.67%、9.30%和0.780g、92.00%、28.66%。前者的氧化还原酶类(SOD、POD和CAT)的含量低于后者。4通选7号种子的稃和种皮透水性差,存在机械性束缚,其休眠是由种皮障碍引起的综合性休眠。川草3号种子稃和种皮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休眠是由胚部生理性休眠引起的综合休眠。5对2个品种种子进行物理和化学破眠方法的研究发现,通过去稃、磨破种皮、低温层积、流水冲洗、KNO3和GA3浸种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2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剥去稃后用砂纸磨破种皮是通选7号种子最佳的破眠方法,川草3号种子在剥去稃后再施加400mg/L的GA3综合处理后有最高的发芽率。6用400mg/L的GA3浸泡2个品种种子24h,都可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超纯水浸种24h对2个品种种子都无显著促进作用。7使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在pH4~7的IPG胶条上进行等点聚焦9h后可得到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硝酸银染色后经软件分析,可检测到900个以上蛋白点。8通过蛋白质双向图谱研究表明,所有处理和对照中,共检测到25个蛋白丰度表达差异在3倍以上的变化点。对其中的20个点进行了MALDI-TOF-TOF分析,16个得到了有效鉴定,通过功能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参与了能量与物质代谢、细胞骨架构成、信号传导、运输、防御和生物合成等诸多反应途径,相互联系构成了调控种子破除休眠庞大的蛋白质网络,促使种子萌发。
其他文献
<正>3月12日,海尔对外发布了基于社群资源整合创新的2018年智慧服务升级战略。作为此次战略升级的核心,海尔正式推出了家电服务行业首个流动服务站,通过在全国布局流动服务站
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它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类比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认知,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实现联想、推理、类比与实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与方法。本文分析了渗透类比思想,实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光卤石盐田总面积约100 km~2,单块光卤石盐田的面积为3 km~2~5 km~2,盐田之间采用导卤泵和溜槽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卤水的输送,经过多年的生
铁、锌是动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新陈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铁锌缺乏症在世界普遍存在,影响着全球亿万人的健康、生命质量和生产能力。尤其在以谷类为主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进行高度关注,对于房屋设计中的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电梯检验是一项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检验员在对电梯进行检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规程操作,了解检验项目的危险源,并清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性。文章对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胁迫(热害)已成为全球范围的一个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逆境因子。微阵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系统研究植物对复杂的不利环境因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