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孔发射药的制备及燃烧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球扁药燃烧减面性严重及尺寸一致性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两种小尺寸的四孔发射药,直角四孔发射药和圆角四孔发射药,建立了四孔发射药的燃烧数学模型,通过燃烧形状函数和气体生成猛度的推导及模拟计算,对四孔发射药的理论燃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为四孔发射药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然后溶剂法制备出不同工艺条件的发射药,采用显微镜观察发射药药孔分布、内外弧厚、药孔大小等成型情况,使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对成型尺寸进行了测量统计,结合密闭爆发器实验结果评判并选出最佳工艺参数,最后采用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部分四孔发射药进行湿法钝感及对其燃烧渐增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四孔发射药理论燃烧性能的研究,发现两种四孔发射药的理论燃烧性能相差不大,都具有较好的燃烧渐增性,圆角四孔发射药燃烧渐增性相对较好些,其燃烧分裂相对更加靠后;发射药的孔径越小,长径比越大,其燃烧渐增性越好,结合实际情况,孔径的值取0.1~0.2 mm,长宽比的值取k=1.5~3.0为宜。通过对四孔发射药成型工艺和其密闭爆发器实验的研究,发现含氮量为12%的直角四孔发射药的成型质量及燃烧渐增性较好,含氮量为12%和12.7%、硝化甘油含量为15%、溶剂比为0.7、塑化温度为40℃、塑化时间为90 min的圆角四孔发射药的成型质量及燃烧渐增性相对较好;圆角四孔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比直角四孔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更好,根据成型情况分析,主要是由于直角四孔发射药药孔向外偏离严重,需要对其成型针架进行调整;四孔发射药长径比越大,其燃烧动态活度越低,发射药长径比对其燃烧渐增性的影响不明显,与理论分析有偏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理论分析只是对一粒药进行模拟计算,而实际燃烧时很多粒药的总体燃烧情况的反应,实际燃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理论分析并不能完全反应实际情况;经过钝感后的四孔发射药大幅度降低了初始动态活度,具有非常明显燃烧渐增性,明显好于未钝感的发射药。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本文设计了一种超多孔双层包覆结构发射药。提出了外包覆层燃烧的形状函数,并对内、外层包覆药的燃气生成规律进行了理论推导,为超多孔发射药的双层包覆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包覆的过程中,针对包覆液及转鼓包覆设备参数的选择,确定了超多孔发射药的包覆制备方法,解决了超多孔发射药因外表面复杂、颗粒大而出现的包覆不均匀等问题,获得了包覆效果良好的发射药。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研究了
本文针对中大直径Q235空心螺柱与45钢焊接过程出现气孔和未焊合的缺陷,提出了对中直径Ф16mm空心螺柱采取稳弧剂的焊接方法,对大直径Ф20mm空心螺柱分采取旋弧磁场-稳弧剂的焊接方法。上述焊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焊缝中气孔率提升力学性能并改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稳弧剂Ф16mm空心螺柱工艺试验,最佳工艺参数:焊接电流600A,焊接时间1100ms,稳弧剂添加量0.4g,接头抗剪强度327MPa,冲击
二氟氨基可以分解产生一种分子质量相对较低、热量较高的气体,且氟具有氧化性,不仅能够提高粘合剂体系的氧平衡,同时它易于与推进剂中的金属燃料组分(如铝或硼)反应释放热量,因此具有特殊的高能性能,将其引入高分子聚合物结构中作为一种新型的含能粘合剂聚合物,在提高固体推进剂的能量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传统复合固体推进剂,粘合剂预聚物通常与固化剂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作为氧化剂、金属燃料和其他添加剂的结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等硝胺炸药具高能量、高爆压、高爆热的特点,应用于混合炸药和固体推进剂领域可大幅度提高能量性能,但硝胺炸药的机械感度较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仿生材料聚多巴胺(PDA)具有超强粘附性,可在任意基体表面形成薄层。本课题选用PDA作为包覆材料,通过理论计算预估PDA包覆降感的可行性,并制备了CL-20/PDA及CL
电网正因继电保护隐性故障面临严峻考验,亟需针对隐性故障提出辨识方法,增强电网故障辨识能力。鉴于此,根据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特点,从变电站角度,对变电站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利用同源数据比对,进行隐性故障辨识;从系统角度,分析、挖掘所投继电保护装置历史数据,按不同维度将信息分类,进行隐性故障辨识,以加强电网隐性故障辨识能力。
重复性电磁结构在实际工程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例如天线阵、频率选择表面、超材料等等。然而对其进行全波仿真计算成本太高,因此寻求准确、高效的求解方法对指导重复性结构的设计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特征模方法自提出以来一直在电磁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特征模只与目标固有的物理属性有关,与外加激励无关,且模式之间具有天然的正交性,因此非常适合作为目标的全域基函数来展开表面电流。再通过少数模式截断,减少待求未知量
近些年来,计算电磁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当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被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时,准确、高效的电磁分析方法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往往会受到天气、环境、人为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目标的几何外形、涂覆厚度、介电参数等带来影响。为了更准确、高效的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对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带来的影响,需要从理论上去严格的分析研究。本
由于W-Cu复合材料兼具钨和铜两者的性能优势,不仅密度高,导热性和导电性好,而且膨胀系数低,在热电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W-Cu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金属W熔点高且硬度高,采用传统制备方法难以制备出密度高,性能优越的W-Cu复合材料,且增强相钨和粘结相铜分布的不够均匀,存在孔隙等现象。为探究W-Cu复合材料成形机制,本文以选区激光烧结为W-Cu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从W-Cu混合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为了研究一种具有高能高燃速的新型发射药,在高能发射药的配方体系中,添加三种高燃速功能材料SY、NHN、W。根据高能发射药对配方组分的应用要求,试验研究高燃速功能材料的基础性能,分析其在发射药中应用的适用性。利用密闭爆发器实验研究高燃速功能材料对高能发射药燃速特性的影响规律,并考察其对高能高燃速发射药综合性能的影响,重点试验研究能量性能、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采用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
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工业、空间环境等领域对特殊工况下服役的高性能固体润滑涂层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宽温域的减摩耐磨问题,本文选择钽(Ta)作为高温防护涂层材料,通过软金属Cu/Ag掺杂调控其相结构并改善润滑性,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共沉积Ta-Cu、Ta-Ag涂层,调节Cu、Ag靶材溅射功率改变合金元素掺量,测试其力学性能和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在Ta-Cu体系中,当Cu含量达到5.5 wt.%时,涂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