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FDS—Ⅰ型车辆轮对踏面故障检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形式下,我国铁路经历了五次大提速。目前在提速区段客车的时速达到160km/h,提速的范围越来越广。货物列车的载重量及运行速度也大大提高。路网的现状是客货混跑、列车密度高居世界第一。因此,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轮对踏面故障不但会危及到列车的行车安全,而且会对铁路的线路、桥梁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加剧车辆结构的疲劳损伤程度,增加维修成本。对轮对踏面故障的检查,传统的方式一是采用静态检查,即车辆在进行定期检修时,将轮对分解后,用机械专用卡尺进行测量;二是动态检查,即由列检人员对运用中的车辆采用锤敲手摸眼看的人工作业方式进行,造成运用中的轮对踏面故障不能及时发现,漏检、误检时有发生,故国内外各科研院校正大力发展轮对踏面故障动态测量方法和装置。本文介绍了几种国内外车辆轮对踏面故障检测的方法,并对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WTFDS-Ⅰ型车辆轮对踏面故障检测系统。本文研究的WTFDS-Ⅰ型车辆轮对踏面故障检测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智能检测装置,该装置由测量装置、轨边信号箱(前置放大器)、信号处理主机、信息复示系统四大部分组成。结合配套的信号处理软件,可以对大容量、多通道的动态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实时、动态的诊断出处于运行状态中的轮对踏面的故障,并及时提示与报警,消除车辆安全隐患,减少故障率。用WTFDS-Ⅰ型车辆轮对踏面故障检测系统能够更好地保证检修质量,全面和准确的反映轮对的运行状况,有效延长车轮寿命,减少车轮维修支出,它的开发和应用,使货车列检作业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实现了人检向机检、室外向室内、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对新形势下铁路运输设备实现技术升级、试验检测手段现代化、保证行车安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设计要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日光温室因其结构简单,能够很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寒冷干旱地区农业生产领域。准确的掌握寒冷干旱地区日光温室的环境特点及变化规律能够为温室的构建及其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水电基地之一的雅砻江卡拉区段的泥石流,开展危险性评价研究,可以为卡拉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雅砻江水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