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234567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是早产儿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引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该病主要是骨矿物质含量减低导致骨质改变,随之骨骼脆性增加,早产儿骨折风险也随之升高,影响远期线性生长。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进步,近年早产儿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但早产儿合并代谢性骨病的情况并不少见,应引起重视。本课题通过对临床诊断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可能导致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希望为早期预防和减少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16年1月到2018年10月期间生后24小时内入住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资料完整的早产儿100例。选取出院诊断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25例病人作为病例组(即符合血清无机磷浓度<1.6mmol/L,即5 mg/d L,伴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升高>600U/L);按照性别比例1:1选取同期住院的资料完整的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时间大于4周的7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同时详细记录所有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产前是否应用激素、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应用呼吸机(包括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静脉营养时间、补充维生素D剂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脓毒症等参数。再经过详细统计临床资料,应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疾病相关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挑选出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具体见表1)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静脉营养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包括有创呼吸机与无创呼吸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因素对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产前应用激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补充800IU维生素D、脓毒症等相关因素对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具体见表2)模型结果显示:出生体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是多种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本课题显示出生体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有影响。出生体重为代谢性骨病的保护性因素,早产儿的出生体重越大发生代谢性骨病的机率就越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为代谢性骨病的危险因素,存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患儿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发病率增加。故应预防早产,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预防。
其他文献
目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越来越重要,而不同的医学成像方式对乳腺病灶的检测效果各异,如图像显示、密度和信号等。因此,设计多功能、多模态乳腺体模对多种不同医学成像方法的定量和定性评估至关重要。本文旨在:1.探讨不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塑化剂混合比的等效组织材料(tissue-mimicking materials,TMMs)的机械性能(如:泊松比
研究背景与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压力,但是F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因此,探究其发病机制对于此疾病诊疗有重大意义。胃肠道黏膜中的炎性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肥大细胞(Mast cell,MC)、淋巴细胞(Lymphocyte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亚临床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泰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亚临床心功能不全患者共4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全部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低分子肝素、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方案治疗,尽早行PCI血运重建治疗。研究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
学位
目的: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尽管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很高。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国内外研究证明,DPP-4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首次以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DPP-4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血脂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合并
目的:本课题以食管癌(human esophageal cancer,HEC)细胞KYSE180和KYSE450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乙酰紫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的信号通路,并阐明内质网应激与乙酰紫草素诱导的食管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为乙酰紫草素作为抗食管癌的潜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本实验以食管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不同的浓度的乙酰紫草素(0,0.625,1.25,2.5,5,10和20μM)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性治疗的不同时间段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放射性治疗是目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有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肺癌、食管癌等其他胸部肿瘤患者适合放射治疗。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时出现的严重副作用,其为照射野内正常的肺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胸部肿瘤患者放疗的常见并发症是RILI。在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中,8%~13%的患者出现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