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系统安全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地调用和分配有关的信息来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活动,以促使业务目标的高效实现。在计算机和网络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工作流管理系统正吸引来自研究机构及产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安全包括身份鉴别、授权、访问控制、审计、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和安全管理,其中鉴别和访问控制是最重要的部分。 本文在分析现有认证技术的基础之上,对基于Kerberos的工作流认证进行了改进。论文采用证书容器(Cert Container)的方式把CA证书结合进来,从而实现基于非对称密钥的认证技术,同时采用证书容器可以将证书的管理与使用相分开,便于认证的实现。 另外,在工作流访问控制中,分析了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基于角色和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论文在基于角色和任务访问控制基础上对RBAC96访问控制模型进行了扩展,结合职责分离原则和约束条件,提出了具有动态限制的访问控制模型RTBAC。该模型实现了静态权限分配和动态授权控制,RTBAC模型可根据工作流的任务执行过程动态地进行授权,从而保证了系统中最小特权原则。 最后,论文研究了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安全。着重从实现安全工作流引擎的核心技术和Web Service的体系结构出发,将基于Web Service的工作流安全体系分为工作流及企业业务逻辑处理层安全、WebService的目录和注册层安全和通讯层安全,研究了不同层的安全措施,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式。
其他文献
传统的基于全维空间的离群点挖掘技术受“维灾”影响,不再适用于高维数据。为了从高维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离群点,学者们提出将高维空间的数据投影到子空间上进行离群点挖掘。子
移动AdHoc网络是由若干带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构成的一个无中心的、多跳的、自组织的对等式通信网络。它可以不依赖预先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而快速展开,自适应组网。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上涌现出了海量的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如何从大量的图像信息中快速、有效的检索和识别需要的内容已成为图像识别技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  而图像目
学位
网络业务爆炸式增长和高带宽需求业务的大量涌现,使得光网络成为了下一代核心传输网基础。目前,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密集波分技术以及新型光纤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网络
P2P(Peer to Peer)网络与传统的C/S(Client/Server)网络应用模式相比具有可扩展性、鲁棒性、容错性和自组织性等很多优点。近年来,在协同计算、分布式存储方面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以指数增长的生物数据进行处理的一门交叉学科。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序列比对可以推断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进化关系。
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道布线作为VLSI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性能优化和改善对提高VLSI芯
进化测试是近年来兴起的非常重要的一种自动化测试数据生成技术。进化测试的主要思想是将测试数据的生成问题转化成为进化搜索问题,从而实现测试的自动化。进化测试利用进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激增,随之产生的各类道路管理问题日趋严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核心的车牌识别系统也越来越受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