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遗传算法在序列比对中的应用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tiger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信息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以指数增长的生物数据进行处理的一门交叉学科。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序列比对可以推断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进化关系。蚁群算法是一种仿真算法,模拟了蚂蚁在觅食过程中寻找最短路径的方法来求解最优解。遗传算法是另一种仿真算法,它模拟了生物的遗传过程来寻求最优解。蚁群遗传算法是一种混合算法,它通过遗传算法对蚁群算法的一组参数进行优化,来达到取得全局最优解和加快收敛速度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序列比对算法的分析,将蚁群算法应用于序列比对上,设计了新型的蚁群序列比对算法。但因蚁群算法一般仅获得局部最优解,如果将遗传算法应用于蚁群序列比对算法上将克服这一现象,这就产生了蚁群遗传序列比对算法。蚁群遗传序列比对算法能扩大求解空间,克服蚁群算法的局部性,求得全局最优解。实验表明蚁群遗传序列比对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序列比对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管理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其应用领域和管理范围被不断拓宽,多种多样的应用需求不断对信息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具有独特的数据结构和信息管理需求的各种特定应用领域,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Web上的信息在不断增加和深化,按其所蕴含信息的深度可以被划分为浅网(Surface Web)和深网(Deep Web)两类。相对于Surface Web,Deep Web中的信息
脸是体现人美观的一个极其重要部位,颌面外科手术作为修复面部畸形的手术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颌面外科的手术一般都是通过提供力的约束来使面部形态恢复正常。因此应力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遍工作方式是首先把大量的传感器撒播到要监控的区域,然后节点间通过某种路由方式将感知的数据传给网外的基站供用户查询,因此为用户提供一种快捷简便的数
传统的基于全维空间的离群点挖掘技术受“维灾”影响,不再适用于高维数据。为了从高维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离群点,学者们提出将高维空间的数据投影到子空间上进行离群点挖掘。子
移动AdHoc网络是由若干带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构成的一个无中心的、多跳的、自组织的对等式通信网络。它可以不依赖预先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而快速展开,自适应组网。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上涌现出了海量的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如何从大量的图像信息中快速、有效的检索和识别需要的内容已成为图像识别技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  而图像目
学位
网络业务爆炸式增长和高带宽需求业务的大量涌现,使得光网络成为了下一代核心传输网基础。目前,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密集波分技术以及新型光纤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网络
P2P(Peer to Peer)网络与传统的C/S(Client/Server)网络应用模式相比具有可扩展性、鲁棒性、容错性和自组织性等很多优点。近年来,在协同计算、分布式存储方面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