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学琼林》看蒙学教材诸民俗功能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72889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以及蒙学读物开始不断大量地出版,人们对蒙学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旧版的《幼学琼林》,还是《新版幼学琼林》,以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蒙学读物,都毫无疑问地产生了巨大的销量。探究其出现的原因,我们应该知道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必然的要素包含在里面。中国古代的传统的文化尽管有保守,落后以及糟粕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种文明或文化,其所具有的生命力能够如此之强,且存在时间如此之久,必定有其优秀的,超越其他文化局限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传统蒙学教材也是有其精华的部分文化在里面。作为现在的我们,要去研究它,就一定要了解到其精华之所在。但是,以往学者对蒙学教材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够满足目前国内分类繁多的蒙学教材。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以往学者对蒙学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上,缺乏整体上的,深入的研究。在国内期刊网上,我们可以查阅到对蒙学教材研究的论文也就20来篇,而且主要集中在对蒙学教材教育功能的研究,其对于蒙学教材和民俗功能的关系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蒙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涉及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家庭婚姻、生老病死、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天文地理、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例如,《幼学琼林》中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饮食民俗,如“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这句话的主要说的是古人的饮食习惯,他们认为古人的饮食习惯是十分注重清谈的,幼学琼林在有关于饮食方面的介绍上,还提到了古代中国著名的酒文化与茶文化。所以,通过蒙学中的民俗知识,来研究其中的民俗功能,不仅可以丰富蒙学和民俗学的内容,而且可以指导当今社会的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本人的第一章主要对蒙学和蒙学教材进行论述,提及到古代的蒙学,蒙学教育,以及蒙学教育的历史发展渊源。第二章主要对幼学琼林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类概述,涉及到节日,服饰,饮食,婚姻,信仰等方面。第三章介绍了蒙学教材中的民俗功能,主要有教化,调节,规范三个功能。第四章则从现实的角度,介绍了蒙学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实现。
其他文献
“声音之道与政通”是先秦儒家在治国理政方面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观点,本质上是以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形式,目标是建立一种社会运作规范,确立或是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
学位
“朝圣”和“旅游”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得到了旅游人类学家的关注,二者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压力变得更大,导致精神无所寄托,于是迫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以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
学位
汉传佛教寺院是佛教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实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寺院经济不同于古代,显现出新的面貌与特点。寺院不仅要解决自养问题,还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