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维碳氮多孔材料的理论预测和物性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在实验上的成功制备掀起了二维材料研究的热潮。石墨烯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电子性质,使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基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呈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其中,二维碳氮化合物由于元素储量丰富,且具有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电子性质等特点,在半导体器件、催化、电池、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关注。截至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合成和理论预测的二维碳氮材料都表现为半导体,具有金属或者半金属特征且适用于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的二维碳氮材料非常稀少,这大大限制了其在未来纳米电子学、能源转换与存储等方面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利用结构搜索软件RG2,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理论预测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物理性质的二维碳氮材料。具体而言,将预测得到的二维碳氮材料分类为富碳二维碳氮材料、碳氮等比二维碳氮材料以及富氮二维碳氮材料,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1)在富碳二维碳氮材料中,预测得到了42个全新的二维碳氮材料,且这些材料都是多孔二维材料。其中,具有半金属特征的二维碳氮材料有6个,根据其化学计量比可以分为C5N3(命名为QPH-C5N3),C5N4(命名为PHO-C5N4)以及CxN3(x=7,10,13,19);具有半导体特征的二维碳氮材料有8个;具有金属特征的二维碳氮材料有28个。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CxN3(x=7,10,13,19),PHO-C5N4和QPH-C5N3具有能量,动力学,热力学和力学稳定性,具备实验上合成的可能性。通过CxN3(x=7,10,13,19),PHO-C5N4和QPH-C5N3的电子结构我们发现这6个二维碳氮单层都表现为Dirac半金属特征,在费米能级附近存在线性能带交叉,形成Dirac锥,且这些碳氮单层中的Dirac锥来源于C和N原子pz轨道的贡献。CxN3(x=7,10,13,19)中的Dirac态在考虑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外部应变时具有非常高的鲁棒性。紧束缚模型分析表明CxN3中的Dirac态来源于时间反演对称和C3旋转对称的保护。CxN3,PHO-C5N4和QPH-C5N3非平庸的边界态进一步表明该类材料的拓扑特征。此外,在富碳二维碳氮半导体和金属中,我们分别证明了S-C3N2和M-C5N3是吉布斯自由能最稳定且具有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的半导体和金属。其中,S-C3N2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对应的带隙值为1.54 e V;(2)在碳氮等比二维碳氮材料中,预测得到了9个全新的二维碳氮材料,且这些材料都表现出多孔性质。其中,表现为半金属和半导体特征的二维碳氮材料均为1个(分别命名为PH-CN和S-CN);表现为金属特征的二维碳氮材料有7个。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PH-CN具有高的动力学、热力学和力学稳定性。此外,电子局域函数证明其具有很强的共价键特征。能带结构、三维能带以及二维带隙图的结果表明,PH-CN的能带交叉点围绕高对称Γ点形成闭合的环,具有二维Dirac节点线半金属特征,二维PH-CN非平庸的边界态进一步证明了其拓扑半金属特征。此外,S-CN具有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且S-CN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对应的带隙值为1.18e V。而M-CN是吉布斯自由能最稳定且具有动力学稳定性的金属;(3)在富氮二维碳氮材料中,预测得到了9个全新的二维碳氮材料,且这些材料在结构上都表现为多孔特征。其中,表现为半导体特征的二维碳氮材料有2个;表现为金属特征的二维碳氮材料有7个。在富氮二维碳氮半导体和金属中,我们分别证明了S-C6N7和M-C6N7是吉布斯自由能最稳定且具有动力学、热力学和力学稳定性的半导体和金属。与此同时,电子局域函数分析表明S-C6N7和M-C6N7都具有很强的共价键结合特征。其中,电子结构分析表明S-C6N7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值为1.21 e V,其结构中均匀分布着纳米孔,且S-C6N7在实验上有望选择3-s-三嗪和蜜勒胺结构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制备。
其他文献
为了刻画自然界中一些具有记忆性和不确定性的演变系统,记忆型随机方程模型被建立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非记忆型随机方程明显不同的是,记忆型随机方程的解不再是Markov过程.常见的记忆型随机方程主要包括:随机Volterra积分方程、随机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随机分数阶微分方程、随机分数阶积分微分方程、随机延迟微分方程等.本文对其中的几类方程展开了如下研究:在第二章,针对带正则核的随机分
当电源工程师面对大电流工况下电感元件设计任务情境时,需要掌握电感元件磁性材料的磁饱和特性、电感电流纹波等知识。在交叉学科的语境下,这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问题,目标是跨学科整合;在认知心理学的语境下,这是一个认知技能对跨学科变化环境的调适问题,方法是实践性知识的特异化。从抽象层面看,开关电源电感的磁芯材料饱和特性分析及其设计是典型的跨学科复杂问题,研究学科整合和技能的调适迁移对跨学科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然
锂/氟化碳(Li/CFx)原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2180 Wh kg-1)、放电平台稳定、自放电率低、工作温度宽、存储寿命长等优点,在消费电子、先进医疗和军事设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Li/CFx电池的放电比容量随着CFx材料中F/C比(即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x=1时,CFx的理论比容量可达865 m Ah g-1。然而,追求高氟含量会降低CFx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进而导致Li/CFx电
本论文以低共熔溶剂(DESs)为反应介质制备了Pt,Pd基阳极催化剂应用于直接甲醇或甲酸燃料电池。取得的原创性结果如下:1、DESs中采用搅拌法制备了催化剂(Pt/MWCNTs-D)。通过优化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80℃,p H=9,反应3 h和摩尔比Na BH4/Pt=10/1。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催化剂Pt/MWCNTs-25和商业Pt/C相比,催化剂Pt/MWCNTs-D对甲醇表现出优异的催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是现代计算科学与工程中用来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高效数值方法,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后验误差估计子为自适应算法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反馈.重构型后验误差估计子一般基于超收敛恢复技术来构造,因其构造简单、具有鲁棒性且易于编程实现等优点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本文研究频域电磁场问题基于重构型后验误差估计子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接着,我们将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推广到亥姆霍兹方程以及Allen-
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较高、循环寿命较长、绿色环保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源等领域。目前主流商业化石墨负极由于低的理论比容量(372m Ah g-1),已日趋难于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过渡金属氧化物理论容量高、资源丰富且环境友好,是具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备选材料。但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和差的稳定性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本文以MnO、CoO和Co3O4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结构设计与导电碳复合的组合
本论文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高效的聚合物给体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SMAs)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本体异质结OSCs中,给/受体材料的前线轨道(FMO)能级,互溶性以及由它们共混而成的光敏活性层对光子的捕捉能力、分子聚集方式以及后处理方式等对所得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PCE)有着重大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合成吸收光谱互补、能级匹配、且有合适的分子
相对于传统的三维块体材料而言,低维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量子限制效应显著和良好的柔韧性等特点,在光电器件、场效应晶体管和光催化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低维材料成为了当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二维层状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普遍的关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一维(1D)TM6X6(TM=Mo,W;X=S,Se,Te)纳米线和新型的二维(
三角范畴的粘合(recollement)的概念是由Beilinson,Bernstein和Deligne为了把层的导出范畴分解成两个三角子范畴而引入的.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建立三角范畴的粘合是比较困难的.众多学者研究了如何建立三角范畴的粘合,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正合模型结构理论;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无限生成倾斜(tilting)理论.作为倾斜理论的延伸,silting理论比倾斜理论更适宜在三角
凝聚态物理是当今物理学中最活跃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分支学科之一。而磁性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又重要的属性。凝聚态物理与磁学这一学科之间的交叉——凝聚态磁性物理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例如自旋液体、自旋玻璃和斯格明子等等。人们为了解释实验上观测到的磁性材料的各种性质,例如比热、磁矩、磁化率以及磁激发谱等等,需要构建合适的磁模型。因此,定量的确定磁模型中的各种磁相互作用就吸引了大量学者的研究兴趣,包括理论的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