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1世纪以来,STEAM教育理念逐渐在现代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它不是简单地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这五门学科拼接在一起,而是深入研究探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应用知识、习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复合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1]。STEAM教育理念与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相一致,都具备跨学科、趣味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等特征[2],因此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设计中引入STEAM教育理念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很多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研究内容。与此同时,核心素养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和承担祖国繁荣昌盛这一艰巨任务所需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转变传统课堂,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一线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试图将STEAM教育理念引入通用技术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对通用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首先,通过文献法研究STEAM教育和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之后,将通用技术教学内容与5大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调查高二I班学生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于对通用技术课程学习兴趣不大,认为目前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机会比较少;教学内容很少涉及技术文化;之后依据提纲对高二年级两位通用技术任课教师就《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STEAM教育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访谈。最后,从STEAM的理念出发,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建构了通用技术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意愿选取《翼城花鼓》教学主题进行教学设计,选择高二I班进行教学实施。为验证此次教学实践效果,在教学实践后对高二I班学生进行学习效果问卷调查,通过使用软件SPSS21.0对数据加以分析,主要得出以下2点结论:(1)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发现,全体同学的图样表达能力显著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教学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合理有趣,大部分学生对这次通用技术的教学活动很满意,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课程学习兴趣、对技术文化的认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TEAM教育理念下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形成开放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意识,培养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高分析、运用知识来处理技术问题的能力。本次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活动整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创新型和综合性,全面提升学生在新时代发展中所必需的技术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