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事件中微博谣言的情感动员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外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且近年来灾难事故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还导致社会恐慌和经济、政治秩序不稳定。谣言总是伴随危机事件而产生,而且谣言的传播对事件发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加深危机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不利于公众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大众传媒的发展拓宽了谣言的传播渠道,使其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更广,尤其是新浪微博作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许多网络公共事件在此产生,传播和发酵,涉及网络公共事件的谣言同样在微博平台大肆传播,成为新危机事件的导火索。谣言在微博平台传播的背后离不开公众的情感,个体或群体利用微博平台发布关于某件事的不实信息,使用动员策略传达包含个人情感倾向的价值和观点,目的是激发围观群众的悲伤、愤怒、同情等情感,进而产生集体认同感,影响个人的行为和事件的进展,这个过程就是情感动员的过程。情感动员伴随了网络公共事件中谣言产生、传播到消亡的全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微博谣言的情感动员有一定必要性。研究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57个网络公共事件中的205条微博谣言的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谣言是如何进行情感动员的。首先,本文对收集到的谣言样本的基本特征包括事件类型、谣言传播动机、谣言传播者、辟谣主体和辟谣反应时间等进行了分析,还对网络公共事件和谣言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接着,本文对谣言样本文本的情感动员策略使用情况和谣言事件的行为结果进行了编码和统计,得到谣言使用情感动员策略的频率,分析了每种策略在谣言样本中具体的使用情况,还分析了情感动员策略与事件类型、谣言传播动机、行为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研究情感动员在谣言中的影响。之后又在样本中选出七条主要使用了一种动员策略的谣言对其评论中包含的情感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最后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对治理微博谣言提出一些建议。研究发现,情感动员策略的使用与微博谣言的行为结果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使用动员策略会影响谣言事件的结果。影响包括积极方面,使用情感动员策略会促进政府和相关部门调查和公开事件信息,也会推动对造谣者的处罚,负面影响则会导致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行为。其次谣言中使用不同的策略会使评论中包含的情感也不同,其中出现较多的情感是愤怒、悲伤、怀疑和讽刺,无情绪的评论也占据一定比例,说明公众面对使用了动员策略的谣言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情绪感染,也有一些人仍然保持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拟立足于发生在建国初期的一起司法裁判典型案例进行经验研究,从中探索并系统分析建国初期司法裁判背后的政治、法律、道德之间的关系,将司法裁判中的政法逻辑作为文章的重点研究对象,以此为核心加入道德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具体而言,尝试提出并回答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政法逻辑在建国初期的司法裁判中如何得以体现?革命语境下的政法与道德如何进行交织?思想权力如何得以实现?司法教化如何发挥并发挥了什么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二十世纪重要的英语作家,以极具独创性的写作风格和大胆杂糅的写作手法而著称。她短暂的一生产出颇丰,著有多部小说、戏剧和诗集,但真正使其留名文学史的,却是她对经典童话的改写和极具个人风格的童话创作。卡特式童话融合哥特式元素,运用后现代的拼接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彰显鲜明个人风格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对时代思潮的包容并蓄。“后现代哥特式”之标签勾勒
近几年大数据背景下不正当竞争频发,政府和学界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探索规制大数据背景下不正当竞争的方法,规制大数据背景下不正当竞争并非单纯管控这一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是旨在通过矫正竞争行为保护达到市场自由竞争秩序的目的。现阶段规制方法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发挥着主要作用,体现为以原则性条款对尚未被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进行管制,而要彻底实现对大数据背景下不正当竞争规制还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
本篇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材是托马斯·凯特利所著的《罗马帝国史》卷一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节选内容主要讲述了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奥古斯都的事迹,同时也叙述了奥古斯都对他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包括原材料和作者简介、笔者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明晰化翻译策略的介绍以及在历史著作英译汉中的应用、明晰化翻译策略的译例分析以及笔者对于此次的翻译实践的总结和反思。笔者
本论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所译原文选自澳大利亚学者安妮·伯恩斯的《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方法》第三章。这本书介绍了行动研究的概念,并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包含原文与译文、翻译实践报告、参考文献和附录部分。翻译实践报告部分分析和描述了原文译文转换的整个过程,也是翻译的过程。翻译实践报告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任务的来源和作者及其作品的简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理论依据和理论
该翻译项目基于《社会工作研究中跨文化测量工具的开发》中的前三章,此书讲述了一项科学研究,书中不仅概述了跨文化测量工具的相关事项,还向读者介绍了评估跨文化测量工具等效性的方法。本翻译项目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该理论旨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翻译报告中将详细讨论项目中使用的翻译策略。翻译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原文,讨论该翻译项目的难点与研究意义;第二章描述翻
2018年1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为当前以及今后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引导,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公共参与”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的行为表现,在培养中学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生活》是高中思
本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所译原文选自莉莉·霍尼格的《平等的制度,不平等的境遇:美国研究型大学女性境况研究》第十二章。这本书是基于“研究型大学中的女性:下一个25年”会议上提交的论文而编写,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内容。1998年11月,由于哈佛大学女教师匮乏,在哈佛大学妇女平等委员会的主持下,召开了“研究型大学中的女性:下一个25年”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从多个角度审视研究型大学中女教授的现状,以期了解在这
快递员作为我国新经济业态下的产业工人,数量早已突破百万,为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千家万户带去足不出户的便利。然而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职业群体,在为数不少的新闻报道中常以负面消极的形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快递小哥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会产生消极效果,也不利于增强对快递小哥的社会认同和职业认同,长久来看,不利于社会整合。本文对人民网和新浪网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关于快递员的报
“不能自制”问题是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本文试从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结构的分析入手,进而探讨不能自制现象发生的机制;我们看到,在柏拉图哲学中更被强调的是节制概念,几乎鲜而提及自制的问题,笔者认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这种理论取向的差异在根本上是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的不同回应。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不能自制”问题选题的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