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回避及苦恼表现为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一系列回避社会交往的心理及行为,会引起抑郁、焦虑、孤独、网络成瘾、同伴关系障碍等内外化问题。以往研究表明,社交回避及苦恼既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又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因素、个体的自尊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均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家庭功能影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机制中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作用,为防治初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提供理论支撑,更高效的进行初中生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辅导,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本研究采用彭纯子等人修订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李荣风等人修订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Rosenberg等人编制的自尊量表、姜乾金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48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社交苦恼水平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在社交回避及苦恼上,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初二学生。(2)家庭功能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与自尊显著正相关;家庭功能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显著负相关;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显著正相关。(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家庭功能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直接效应显著;自尊在家庭功能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中的间接效应显著;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中的间接效应显著;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在家庭功能作用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过程中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起链式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改善家庭功能、对学生进行自尊养成、培养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来防治初中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