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质量缺口模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测评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8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行政管理机关最基层组织的乡镇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终执行者。但是目前我国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乡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以实现,公共服务队伍的素质整体偏低等问题都在考验着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改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提供让农民满意的优质服务,已成为乡镇政府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对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现状进行测评;通过乡镇政府服务质量缺口分析模型对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文的写作框架涵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此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研究的理论资源、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创新及特色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研究模型、基本假设与测评方案。此部分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缺口分析模型;提出三个相关假设;确定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测评方案。第三部分为问卷统计分析与访谈整理。此部分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第四部分为假设验证结果分析。此部分对第二部分提出的三个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说明。第五部分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策略思考。结合助推理论的要义要求,针对测评结果,此部分提出相应的改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策略。第六部分为总结与展望。此部分主要对本项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的创新及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分析模型具有适恰性。本文在服务质量缺口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特点构建了适合于本项研究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缺口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各项缺口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服务质量的改进指明方向。第二,测评维度具有创新性。基于PZB研究团队SERVQUAL评价法的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五维度,结合助推理论对公众行为模式的研究,在测评维度中加入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构建了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两个新维度,即信息性和便利性,更全面地测评了公共服务质量。第三,改进策略具有针对性。结合助推理论要义的要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和访谈结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相应策略建议。
其他文献
<正>钙剂/维生素D补充一直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的基础干预措施,这一结论被广泛引用并被写入指南。国内外骨质疏松相关的多个学会都建议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补充钙
2002年8月在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设立了3块岩层水准标石的原点组。本次使用美国Trimblc DiNi12电子水准仪和条码式铟钢水准标尺施测一等精密水准35km,二等精密水准230km,联测
目的研究并分析给予神经内科患者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神经内科患者共204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舒适护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稳定态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就业问题则日益严峻,社会就业形势一片黯然,尤其是国内大学开始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使得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凭借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的优势,成为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本文根据江西的绿色产业
目的利用iBAQ(intensity-based absolute-protein-quantification)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株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64株临床分离的
目的 :观察在刀豆素 A( Con A)刺激下 ,枸杞子、白术、细辛、苍耳子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白细胞介素 - 2 ( IL- 2 )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愿献血者外周血 ,肝素抗凝
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处于新老课标的承接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阶段以及提倡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的交融阶段,很多高中数学老师,新手数学老师尤甚,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对数学教学内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一股不可小觑的经济力量,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过2.9年,究其缘由,企业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
高校班集体对实现高校教育功能及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变迁与大学生社群心理及行为新特征的凸显,高校班集体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