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本《黄帝外经》学术思想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563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考证世传本《黄帝外经》的成书年代与作者,分析其学术思想源流,归纳总结世传本《黄帝外经》的学术思想及临证运用,深入挖掘本书对明清时期温补学派赵献可、张景岳等先贤们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的内涵,进而发扬世传本《黄帝外经》的学术思想对临证的指导意义,促进对陈士铎及明清温补学派学术思想的研究。方法:本课题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世传本《黄帝外经》为基础,参考陈士铎《石室秘录》《辨证录》《本草新编》《辨证奇闻》等相关著作,以及《医贯》《景岳全书》等书。通过图书馆检索历代医家著作以及万方、知网等论文数据库中关于世传本《黄帝外经》以及和陈士铎相关的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类编、整理、分析,考证世传本《黄帝外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梳理本书的学术源流,总结本书的学术思想及临证运用,分析世传本《黄帝外经》对后世的影响。结果:1.发现世传本《黄帝外经》中记载阳蹻脉和《黄帝内经》《难经》差别较大,和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的记载比较相近,特别是阳蹻脉和其他经脉的交会穴的记载完全一致。推断本书中奇经八脉的内容在明代李时珍之后。2.世传本《黄帝外经》中涉及五行颠倒和五行互藏思想,对比中医五行学术思想发展史来看,推断本书中五行颠倒和五行互藏的内容属于明清时期。3.世传本《黄帝外经》中关于命门的位置认识并不唯一,有两肾之中、七节之旁的附脊骨处和脐下丹田两处。对命门除了重视命门真火,也重视命门真水的重用。本书命门思想是综合明清时期温补学派命门观点而成。4.本书认为心包为相火,但同时也认为命门、三焦之火也同为相火。命门相火通过三焦作用于上焦心包。中焦胃,下焦膀胱。相火有升还有降。本书的相火思想是综合了前人命门相火和三焦相火的观点。5.本书的理论在陈士铎氏其他临证著作中有较多的体现,本书中提出的治则在陈士铎其他临证著作中有与之相对应的方药。初步认为本书成书年代是明清时期,对比本书和陈士铎临证著作初步认为本书是陈士铎临证的指导思想,是陈士铎晚年关于医理的总结。6.从本书学术渊源角度,本书遥承经典,近绍温补学派,特别是明代赵献可思想对本书有重要的影响。另外道教内丹理论对本书有重要影响。7.从学术思想来看,本书有两大核心思想,第一是五行理论,本书重视五行生克和五行颠倒,第二是命门思想,重视命门先天水火,尤其重视命门真水对后天的作用。对心肾相交、胞胎、心包理论也多有发微。8.对后世影响角度,本书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中医的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命门学说等均有不同程度发挥。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初步认为世传本《黄帝外经》成书年代是明清时期,作者是陈士铎,本书是陈士铎晚年关于医学理论的总结性的一本专著。书中的理论是陈士铎临证的指导思想。本书思想一方面受明清时期温补学派的影响,另一方面受道教内丹思想的影响较大。本书以五行思想和命门学说两大核心思想为主,有较大的理论和临床实用价值,本书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马钰的内丹道虽然直承王重阳而来,但因其自身个体性与修炼实践的影响,表现出一些与王重阳不同的特征,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以性命双修、命中养性、性可兼命为宗旨,以出家、清静、悟死为主要特征,以苦行、乞食、坐环为主要方法,而以上三个方面又对后世全真道的修炼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李道纯深研易理,易学是其内丹理论的思想底色。易学视域下,李道纯的身体观建构呈现出独特品格:通过将身体修炼理论与周易三才之道相比配,揭示了人身与天地万物的同构一体,并将天人之原初一体性确立为内丹身体观的理论前提和修道实践的落脚点;将阴阳之道落实于身心,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的内丹实践中,身心以阴阳交互错综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动态结构;以内丹思想丰富了复卦之“复”的内涵,使“复”既具身中玄
期刊
《周易参同契》作为“万古丹经王”,融摄“道”与“术”,对于道家道教乃至中国哲学意义重大,虽前人研究成果累累可观,然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一困境,温海明《新古本周易参同契明意》从比较哲学角度建构新道学,提出以“通神之意”为核心的意丹学,对《周易参同契》进行版本再造和现代哲学诠释,深化了胡孚琛提出的新道学理论体系。
期刊
在鼓励生育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阴阳丹法养生术进行医学伦理价值及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以发掘古典功法的健身意义,为保健及优生优育提供借鉴。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应用传统阴阳丹法进行保健和优生优育的社会背景、医学渊源和伦理学误区、发掘传统阴阳丹法的意义、其在中医气功学中的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结论:将传统阴阳丹法的精华进行发掘、推广,剔除淫秽和迷信的糟粕,加大其医学精华的开
期刊
近年来,新式茶饮的全面兴起使其成为餐饮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类,也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茶饮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其市场前景也被普遍看好。新式茶饮行业作为疫情后恢复最快的餐饮业态,拥有千亿市场规模。茶饮行业潜在空间广阔,行业仍旧处于红利期。同时,由于新式茶饮行业出现时间较短,遇上销售增长缓慢、运营成本高、毛利率水平低等发展问题后,茶饮门店应对不及,大量线下实体店纷纷倒闭。因而在新的商业环境和消费市场
学位
道家养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养护生命为核心。道家养生中的本体精神是道家养生文化精神之一,其有着深厚的思想底蕴。研究道家养生的本体精神,能从源头把握养生实践活动。此外,对于中医生命学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道家养生本体精神相关的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研究,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归纳总结。并且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挖掘研究道家养生本体精神的思想内涵、发
学位
陈撄宁是我国近代道教领袖人物,也是近代仙学的积极倡导者,其提出并践行的仙道思想,不仅具有独特个性特征,而且具有时代意蕴。本文以陈撄宁仙道思想为中心,介绍其仙道思想形成背景、揭示其思想内涵、剖析其思想特质与人文特征,挖掘陈撄宁仙道思想所独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诚然,陈撄宁作为近代的仙学思想的代表,他与道教的联系非常紧密。本文主要探究陈撄宁的仙道思想,分为五部分内容来进行阐述,详见下文归结和论述。第
学位
在道教内丹心性修养的理论与实践中,贯穿着个体身心发展的理念。它在很大程度上蕴藏了发展心理学的内涵,与现代发展心理学理论遥相呼应,并存在相互理解的可能。内丹学中的心理发展理念即“性命双修”与“逆而成丹”,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新资源。在针对实际修行体验的访谈中,同样呈现出了伴随着一体感、无我感等心理感受的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发展。
期刊
现存碧霞元君宝卷包括四种:《天仙圣母源留泰山宝卷》《灵应泰山娘娘宝卷》《泰山天仙圣母灵应宝卷》《泰山圣母苦海宝卷》。本文在既有的文献著录和文本解读工作之上,将四种宝卷视为一个文本群进行宏观考察,通过横向对比与文史互证,还原碧霞元君宝卷的文本生成过程。碧霞元君信仰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但直到清朝,“碧霞元君”和“泰山圣母”也没有完全统一于一体。结合明清文献关于泰山香税与官员的记录,《天仙圣母源
学位
正念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技术备受关注。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正念干预的理论渊源与学理合理性深入分析,来探讨正念干预的本土化理论基础。首先,全面回顾正念干预的理论旨归,正念是在当下关注目标,且不加评判地注意每时每刻经验的展开,而产生的觉知。就其理论的直接来源而言,正念源自上座部佛教的入出息念和四念处。四念处要求观察身、受、心、法四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精勤,正知,具念,调伏世间贪忧。与正念技术相比,四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