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硅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磷配体的取代和硅硅键铁铁键之间的复分解复排反应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对硅键和铁铁键之间的复分解重排反应和含硅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膦配体取代反应进行了研究.合成了与化合物I同系列的苯基或甲基取代硅甲基的化合物cis-1,trans-1,cis-2,trans-2,通过对cis-2的重排,得到顺反异构的化合物5,进一步验证了此类重排反应是非协同进行的.通过得到化合物trans-1,trans-2证明在合成cis-1,cis-2的同时,有反式异构体的生成.在合成上述化合物的同时,分离得到了双苯基取代单硅的双硅桥化合物3及单硅桥化合物6,7,8.化合物8在cis-1重排条件下反应,仅得到原料,说明此重排反应不与此类环外硅硅键反应.合成了不对称化合物9,10,通过对化合物9的重排反应研究.研究了化合物9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膦配体取代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1,12,13,14.发现只有一取代物生成,没有分离得到二取代产物.同时发现较小基团与较在基团的磷配体有着明显的区别.另外化合物9在光引发条件下没有发现重排产物,这与自由基机理是相矛盾的.研究了化合物9磷配体取代化合物的重排反应,发现P(OPr)<,3>和P(OMe)<,3>的取代产物很难得到其重排产物15,17,18,而P(OPh)<,3>的取代产物12的重排反应所得到的产物16却得到了较好的收率.该论文得到了17个新的化合物,并测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的单晶结构.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及测定,进一步阐释了此重排反应的机理,并对化合物9,10<1>H NMR中氢的归属及化合物14,15,23等化合物作了解释和说明.
其他文献
该论文分成两部分,论文(I)是陶瓷基上化学镀铜及其镀液性质研究;论文(II)是有机涂层下金属腐蚀研究.论文(I)探索了陶瓷上化学镀铜的沉积速度,镀液稳定性,镀层受温度、时间和
该文围绕当今配位化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领域,设计合成了25个新的零维、一维及多维结构的单、多核3d、4d配合物,解析了其中13个化合物的单晶结构.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α-呋喃甲醛催化加氢制备2-甲基呋喃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反应,该反应所用原料α-呋喃甲醛(俗名糠醛)可从农业废料中提取,价格低廉,国内目前正在开发从化该反应的新型
铅酸电池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尽管当今各种电池新技术在不断发展,铅酸电池依然凭借其优良的性价比、稳定的电化学性能、成熟的生产工艺及其废旧产品较高的回收利用等优点在二
该论文分两部分,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通过对D型密封镍氢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和放电容量以及开口MH/Ni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正负极电极电位和放电容量的关系的分析
该论文论述了聚芳醚(酮、砜)及聚亚砜的发展的研究现状,以二苯醚和二氯亚砜为主要单体,在无水AlCl/CHClCHCl/NMP催化剂溶剂体系中进行低温溶液共聚,合成聚芳醚亚砜(PPOS)树脂
该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蜘蛛丝和蚕丝在不同条件下的断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发现蜘蛛丝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但并没有表现出微纤结构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低的毒性和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由于采用980 nm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使得检测背景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