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对象以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均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某些不足之处逐渐显现。新的高考改革措施的出台,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冲击,也带来了“源头活水”。大量的一线教师及教育研究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对改革措施的深入研究中,也由此催生了众多的教学方式、课堂模式,如翻转课堂、绿色课堂、智慧课堂等。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但教学的时间是固定而且有限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①因此,如何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主动交流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学习的问题。由此,“自主学探大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预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检测总结为主要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率地学习并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该模式下教师由讲台上的优秀演员变成引导学生表演的导演,由满堂灌的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讲台下的听众变成自我学习的主宰者,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结构的变化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变。本文在充分研究“自主学探大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和实施方案后,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和经验总结法深入研究该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从理论上对国内外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提炼出相应的理论依据来阐述该模式的内涵、实施流程;第二,对该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第三,对该教学实践进行结果分析和反思,肯定其在教学效果上的优点,也指出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与措施。通过教学实践,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就提高学生成绩而言,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相对较好的学生来说,“自主学探大课堂”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成绩;而对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而言,“自主学探大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上没有明显优势。(2)对教师而言,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让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变成“引导者”,甚至是和学生一起的“学习者”。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改变了过去教师单调重复的工作,有助于唤醒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与认同感,增强工作中的幸福感。同时该模式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3)对学生而言,新的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鼓励学生。这些改变都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胆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