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性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了先进制造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资本投入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内部运作效率。但是采用服务外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带来成功,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的结果证明强化对外包的管理,才能保证生产性服务外包为企业正常的生产作出必要有效的贡献。所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对生产性服务的分析认识到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涉及专业的技术知识,本文提出了进行生产性服务外包管理的三大主要理论基础:顾客满意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分别从顾客需求挖掘、服务供应商关系管理和生产性服务过程控制三个方面阐述三大理论对生产性服务外包管理模式构建的指导作用。(2)从系统构成的角度分析了作为一个生产性服务外包系统的组成结构,指出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实施环境是由制造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服务环境和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环境组成的。在分别分析发包方和承包方利益的基础上,得出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在生产性服务外包上的冲突点和错位点,对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环境进行分解分析,阐述了包括承包方、发包方、产品或服务、外部政策环境以及合作伙伴关系五个方面在内的影响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成熟度的主要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外包市场发展对外包管理措施的影响。(3)结合生产性服务中顾客声音的传递机制分析,将外包中形成的界面沟通分为三个层次,将不同来源的顾客声音加以归纳与区分,剥离出来分为两类:影响外包管理决策的顾客声音和影响外包服务实施的顾客声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QFD方法以决策因素和实施约束两方面作为出发点,从战略制定、战术选择和实施控制三个层次将决策约束传递到下一层并体现在管理活动中,最终形成基于QFD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管理体系的综合构建。(4)在生产性服务外包商关系的构建上,应该根据具体的业务外包成熟度来确定。在分析现有的影响外包商关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生产性服务外包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阐述运用QFD方法来进行外包商关系决策的过程和要点。(5)在选择具体服务策略时,应该用价值工程的思想追求服务水平的质量和经济的平衡,争取有效服务水平的最大化。在分析生产性服务外包成本结构之后,结合生产性服务质量受预期的影响,提出外包模式下生产性服务质量模型和相应的成本概念模型。将VE与QFD结合,在QFD权重的计算中体现满足不同需求和不同工程措施的成本的代价,提出目标成本限制下的策略决策方法。(6)提出应用抽样检验方法的生产性服务过程管理方法,根据生产性服务过程的构成要素和过程属性的分析,认为以服务过程本身的属性、供应商的能力和采购方的需求等三大方面作为输入,分三个层次的抽样方案指标作为输出,采用神经网络训练的方法描述质量特性和工程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优化的抽样方案。(7)最后,本文以PT制造型企业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根据本文前面阐述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管理方法,以设备维护外包管理说明PT公司开展生产性服务外包及相应管理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