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54101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全球性的生存环境危机日趋严峻,人类开始理性地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一经提出,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响应。迄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发展必须符合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日益突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来的。它强调在发展旅游,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的同时,要保护好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以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西藏的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得天独厚,具有很高的世界价值和人类意义,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厚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藏旅游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促进和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西藏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如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和建设滞后,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较差等等,阻碍着旅游业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抓住目前国际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历史机遇,克服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视行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西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西藏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述评,探讨了西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西藏旅游业的必由之路,并进而针对制约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措施,希望能够对促进西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尽微薄之力。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概括说明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较全面地对西藏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介绍;并总结归纳出西藏旅游资源的四大特点。第二章,回顾、分析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讨总结出西藏旅游业发展中函待解决的七个问题。第三章,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和基本含义,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西藏旅游业的必然选择;阐明西藏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提出解决西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于西藏旅游业,指出西藏旅游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选取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针灸配
设计一种新型直线压缩机驱动用永磁往复直线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直线压缩机的谐振工作特性和动圈式直线电动机的运行特点,在获得直线电动机样机的空载谐振的基础上,采用
当前的网络入侵防御都以先发式预防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入侵后对网络的有效控制。当前的网络控制中,很难消除网络被入侵后的不可靠性,造成入侵后网络失稳状态明显。传统的网络失稳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压智能电器--真空自动重合器,用以判断、检查城乡电网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实现电网故障区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并详细分析了重合器的硬件结构、性能及工
生态价值观,这里指被个体或群体赋予了社会个人意义的关于生态方面的观念,这样的观念能使人在内心产生高兴之类的积极情感体验,且在实践中愿意付之以行。本研究首先用个别访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成倍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令人担忧的是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从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看,基尼系数由19
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远程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显著的进步。在我国,已经举办了多次国际性和全国性的远程教育学术会议,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专著和论
纵观传媒发展史 ,传媒技术与传媒业似乎历来与“控制 /管理”有关联。本文拟对电脑网络作为新媒介与社会管理的关系 ,进行一番探讨。文章指出 ,电脑网络作为新的传播载体 ,虽
教育是育人工程,关乎着民族的未来。教师的学术水平的高低和品德的好坏,决定着国民的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表明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既要教书又
节目主持人类型化培养,是适应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满足广播电视人才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节目主持人才的一种必要方式。本文试图围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