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编码投影的单像素摄像机实时重构成像方法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缩传感理论是近些年来新提出的采样理论,一经提出,就由于其突破了传统Nyquist采样定律,而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被成功应用到无线通讯、医学领域成像、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单像素成像技术最早是为了证明压缩传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由于其具有压缩传感理论的优势,可以实现以更少的采样量复原出相同精度的图像,除此之外,还可以轻松的扩展到其他波长,因此在民间和军方都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然而现实的单像素平台大多处于实验室搭建阶段,离工业化仍有很大距离,究其原因是平台搭建太过复杂且现在的图像重构精度和速度方面相比传统成像方式仍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搭建了一个单像素成像平台,并提出了相关测量矩阵优化和复原加速优化算法,来实现对现有单像素成像技术的整体改进。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研究和比较近些年来单像素平台的发展特点,克服了传统单像素成像装置的诸多不足,构建了灵活简易的单像素成像平台,利用便携式投影仪和光强探测器,实现了无棱镜系统和孔径装置的单像素成像,这比起其他单像素成像平台具有更广阔的适用性。2.在压缩感知成像过程中,优化对图像进行编码的测量矩阵,提出了分层模型,通过构建不同分辨率的测量矩阵,并且利用低层级获取的图像导向先验信息为高分辨率层级提供先验,大大提升了图像的重构精度和速度。3.对于单像素成像的图像复原阶段,为了实现平台对图像的实时重构,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复原加速优化算法,将l1求解算法中耗时占比最多的迭代过程转化成了简单相加相乘,从而大大降低了图像复原时间。4.通过相关实验,对比了测量矩阵优化算法和复原加速优化算法与现有主流算法,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利用重构误差和重构耗时两个指标从定量的角度比较了本文的方法,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单像素平台的成像和算法优化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和信息传输的的发展,信息流量越来越大,为了减小信息传输量,信号量化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信号量化后,会引入量化误差,从而给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激光陀螺快速寻北系统、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完全自主、全天候工作和精度高的技术优势,使其在民用、军事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不断拓展。论文面向高精度快速定向导航应
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严重的能源紧缺问题,而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也将在未来的100年内面临枯竭。而电能已经是而且将来也是地球上长远使用的的重要能源,它必将会成为各种
惯性/视觉组合导航由于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自主性,已成为导航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RatSLAM算法通过模拟啮齿类动物大脑海马区导航机制,实现实时定位,是当今较为实用的一种仿
人脸识别,即通过对人脸图像的分析来确定人的身份,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例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人脸识别的优点在于:这种识别不需要被测对
人群仿真技术在安全管理、计算机动画及虚拟现实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当前人群行为仿真中面临的行为模型真实性差,人群行为生成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开展了人群行为仿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对于军事应用领域的作用已达到无可替代的地步,尤其是弹载导航定位系统,它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武器打击精度以及毁伤效率,还可以降低武器试
实时性和可靠性是现代工业生产对工业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工业监控系统目前采用的软件体系结构主要有C/S(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和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
SMP是欧航局(ESA)基于模型驱动架构(MDA)的思想提出的仿真模型规范,致力于实现仿真模型的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模型设计对仿真应用开发起到关键作用,而实现模型约束能够增强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煤矿安全监测,将有效地提高煤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