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现阶段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一改革虽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启动,但一直未进入改革的深水区,直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混改才进入纵深推进阶段。2013年以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目的上,亦或在具体政策实施上都与以往不同。目前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多数学者仍将混合所有制看做一种企业属性来研究,即将其视为一种股权结构特征来对待,而不是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效应出发来加以研究,这对于研究混改及其影响显然是不够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我国现今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以来前五大股东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是否发生混合所有制改革,采用DI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关键变量改革前趋势检验及替换主要变量作为稳健性检验,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三者关系;同时,在基本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行业和分国有资本持股区间来分组回归,以研究在不同行业、混改后不同国有资本占比下此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同时可以反映混改实施的政策效应,为政府对国企实施混改及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有益启示。研究结果显示:混改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债务成本,且随着改革的进行债务成本持续增长;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行而得到显著提升,内控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发生混改国企的债务成本,即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在混改与债务成本之间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且这一调节作用具有长期性。在利用PSM-DID、关键变量改革前趋势检验及替换主要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些结论依然成立。混合所有制改革、内部控制与债务成本呈现的相关关系在不同行业、混改后不同国有资本占比下会有所不同。根据实证结果,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应毫不动摇地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1)完善非国有资本的引入与退出机制;(2)坚持产权多元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3)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4)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更有效、公平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