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家易》锥指——淮南九师与汉代象数易学之发轫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九师道训》仅见于《汉书·艺文志》,而王勃却说:“九师争大易之门”,文中子甚至说:“九师兴而易道微”。此后,称九师为易之蠹者屡见不鲜,皆视九师为易学之罪魁祸首。《九家易》最早见于《经典释文》,而其说甚古。列于东汉,方凿圆枘;较之西汉,若合符契。兹从宋人之说,以为《九家易》既非京房九人,又非六朝宗荀者,而是苟爽集解之《淮南九师道训》。故余作辨证篇,辨别是非,考证时代。  九家既是淮南九师,其于象数易学之地位则不言而喻。互体、卦变、升降之法,上承《左传》,下启荀虞,发凡起例,功莫大焉。象数见于外,而天道寓于内。其以元气为宇宙起源,以天命作万物主宰,以阴阳谈变化之因,以德用论阴阳分工,以合居主乾坤交通,以卦变言在天之情,以升降喻在人之伪。虽只是断简残编,其世界图景条理分明,其易学脉络清晰可见。故余作述要篇,申述宏旨,阐发微言。  九师踵袭互体、卦变、升降等史官古法,改变了孔子“观其德义”的易学宗旨。焦京传焉,托之孟氏,不与相同。然得以跻身儒林,立于学官。其后,虞翻诸人争相效仿,荀爽等人甚至以九师为宗,至于按文责卦,伪说滋蔓。此象数之所以兴,而易道之所以微也。至王辅嗣之玄学易兴焉,孔子易从此一蹶不振。以余观之,夫九师者,孔子易之罪人,而史官易之功臣也。故又作考镜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其他文献
文章根据和谐理论、创新理论和经济循环理论以及需要层次论,运用综合分析法、列举比较法、演绎归纳法等方法,通过物质文明的构成要素,分层次地研究了物质文明对科技创新的巨
本文对波伏娃----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视角认识和分析两性关系,考察了女性角色形成的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否定了性别问题上的生物决定论
本文把“官僚制”作为中性词放在政治哲学的角度进行审视,通过考察官僚制作为政府行政和公共管理的一种模式变迁的几个阶段,并通过分析众多学者关于官僚制的理论思想,从而揭示出
财富泛指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性之物,即马克思所认为的财富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财富共享是指在财富发展过程中,社会全体成员对财富的公平享用。
李荣是唐初著名重玄学者,约在太宗末年生于蜀中。他活动的时期,主要发生在高宗朝。其人颇富文人气质,有相当的文笔,并能言善辩。他的哲学直承老庄并继承了成玄英等学者的重玄之学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引领的古史辨思潮兴起,在史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古史辨学者不仅讨论与三皇五帝有关的上古史问题,还讨论《易经》、《诗经》等经学问题,以及诸子学的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