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富泛指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性之物,即马克思所认为的财富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财富共享是指在财富发展过程中,社会全体成员对财富的公平享用。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财富共享的本质、价值标准、价值目的及其结构过程,探讨政府、企业、公民作为财富共享主体的责任边界,以求形成实现财富共享的社会合力系统。
论文研究的方案是通过追述东西方财富共享的历史,概括古今财富共享的特点和依赖路径,综合考察财富共享实现的条件和依据,辩证分析财富共享的价值标准,系统梳理财富共享的结构和过程,科学概括财富共享的价值目的,批判而又建设性地确立财富共享的主体责任,立足于经济伦理特别是德性论的视域,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立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构建财富共享共同体,追寻财富与自然、财富与人、财富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幸福共同体。
财富共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包含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民族、国家的财富建设之中,又渗透在财富创造、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财富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共享的本质在于建立财富共同体、幸福共同体,使人人在共建共享中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财富共享既是一种价值目标,也是平衡、协调各群体利益的一个现实运动过程。财富共享具有层次性,包括个体的财富共享、国家的财富共享、全球的财富共享等。财富共享是财富存在的真正的形态,是对财富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对人的财富本性的真正占有。正确认识和理解财富共享,主要有四点必须明确:首先,共享不是平均主义。其次,共享与共建是统一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共享。三是共享就是要对贫者要照顾,对强者要鼓励,是一种差异有序共享。四是共享的前提是共建,是劳动优先,倡导劳动创造财富。
全文共七章,包括导论和结束语共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言主要介绍财富共享研究的基本现状,分析进一步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意义。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概念、结构、本质入手,阐述了财富、财富共享的内涵、层次及其本质和意义。第二、三章是对财富共享思想的历史叙述,从东西方文化的框架,考察了东西方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财富共享思想。旨在说明人类的财富发展史就是一个孜孜以求财富共享的历史。第四章侧重分析了财富共享的价值标准,公正作为财富共享的价值评价标准,是一个具体的、相对的、综合的标准,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二是权力与义务相一致,三是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在财富的创造、分配、消费等过程中只有遵循公正的品质,才能真正实现财富共享。第五章是对财富共享的价值目的分析,从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伦理学的不同范式,论述了财富共享不仅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追求,而且是伦理学演进的逻辑必然。建立幸福共同体不仅是伦理学的最高目标,而且是财富发展的最高目标。第六章是对财富共享的结构与过程的系统分析。通过分类、比较,论证了财富共享既是一个系统的财富共享共同体,又是一个动态的财富创造、分配、消费等相互关联的共享过程。它不是静止的、单个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共同体。第七章是对财富共享的责任主体的分析,从政府、企业、公民的角度,阐述了不同责任主体在财富共享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实现财富共享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只有大家各尽其职、共同建设,才能共同享有。结束语着眼于和谐社会与财富共享的关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就是构建财富共享共同体,财富共享是社会和谐的主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奋斗目标;财富共享的程度和水平标志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用制度安排公正,不断提高财富主体的财富道德素质,才能逐步实现财富共享,也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