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河储层构型分析及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以孤岛油田中一区为例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孤岛油田中一区为例,综合应用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及开发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对馆上段曲流河储层内部构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构型模型,继而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概念模型数值模拟,研究层内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模式。 通过曲流河储层内部构型分析认为,研究区馆上段河道砂体分布主要有4种类型,即单一条带状砂体、交织条带状砂体、连片状砂体和透镜状砂体。并总结了4种识别单河道砂体的标志:废弃河道、河道砂体顶面层位高程差异、河道砂体规模的差异性和不连续的河间砂体。还总结了3种点坝识别的标志:点坝砂体厚度呈“透镜状”分布、废弃河道和点坝砂体垂向沉积层序。 综合密井网、水平井及其概念模型数值模拟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馆上段河道砂体最大厚度为10.6m,平均厚度为6.53m;单河道最大宽度为415m,最小宽度为164m;研究区馆上段曲流河点坝侧向上“局部封闭”侧积层常见,但可见“全封闭”侧积层;垂向上“半连通型”和“全遮挡型”侧积层均发育。点坝长度为540m~1010m;侧积层倾角一般小于15°;水平井上显示的侧积层水平宽度为6~12.4m,两个侧积层所夹侧积体水平宽度为21~35.1m。 首次在研究区建立了三维构型地质模型,并对三维储层构型模型进行精细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侧向全封闭垂向半连通”、“侧向局部封闭垂向半连通”、“侧向全封闭垂向全遮挡”和“侧向局部封闭垂向全遮挡”4种点坝内部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研究表明,“侧向全封闭垂向半连通”和“侧向局部封闭垂向半连通”斜交夹层控制的剩余油主要在受夹层遮挡的中上部富集;“侧向全封闭垂向全遮挡”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在夹层之间富集;“侧向局部封闭垂向全遮挡型”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比较复杂,呈多段式富集,呈“上油下水”和“上水下油”模式分布。
其他文献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也是极容易引起人们恐慌的地质灾害,虽然发生的频度不高,一旦发生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却十分惊人。因此,从古至今,把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一直是人们
<正>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各级领导干部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滑坡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直到2004年,三峡库区共发现滑坡4700处。根据1988年的资料,三峡库区巨型、大型滑坡有39个,其中位于侏罗系地层的就有20个。据统计,库区约90%左
学位
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由许多具有一定智能的模块相互连接组成,其模块具有互换性、可自动重组特性和一定的感知、计算能力,机器人利用模块的感知能力感知周围环境,通过改变模块间相
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作为古温标,对郯庐断裂带中段两侧主要坳陷(济阳坳陷、黄骅坳陷、冀中坳陷、临清坳陷、昌潍坳陷)新生代的古热场进行恢复,定量地分析各坳陷在
半自动转杯纺纱机R 37是原料要求低且人工充足的客户的理想解决方案.它产能高、能耗低,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节省人工,可实现转杯纺纱的经济生产,并且具有最高的原料适用性.
期刊
本文通过对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过程的分析,根据此类输送机对制动装置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摩擦片间油膜的剪切力来传递制动力的新型液粘软制动装置。液粘软制动装置的理论基础是液体粘性传动技术(HVD),本文根据其传动的机理,建立了摩擦片在不同摩擦状态下可传递的制动力矩模型;通过对制动特性的研究,得出了摩擦片间隙的变化采用正二次曲线运动规律时,系统具有较好的速度特性;针对带排扭矩带来的危害,提出了
矢量控制技术在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方面使得交流调速系统可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而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由于可以省去传感器,使相应的交流调速系统变得简便、廉价、可靠,所以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论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对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研究的。首先,本文在绪论里介绍了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引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指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其次,论文阐述了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坐标变换和
本文以青海涩北一号气田为例,针对其高泥质含量、高孔低渗的储层特点,开展气藏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 文中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储层流动单元进行研究,即第一层次通过高分辨率
目的用Cox回归法研究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