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贵金属基催化剂用于室温催化氧化甲醛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2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去除室内甲醛对于人类安全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甲醛去除方法,甚至在室温下即可将甲醛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等优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中,贵金属催化剂性能优越,是目前最理想的甲醛净化方法。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制备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超临界流体具有零表面张力、高扩散系数及低粘度系数等优点,具有优越的传质性,可以在材料表面负载高分散、粒径均匀、强相互作用力的纳米颗粒,但目前未有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在贵金属基甲醛催化剂的公开研究。本文通过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甲醛催化性能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并通过多重手段表征其结构、表面等物理化学性质。经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孔径大小均匀的TiO2纳米管(TiNT)载体,以无机化合物氯铂酸为前驱体,确定了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的工艺参数,成功将Pt负载于TiNT制备了优异性能的甲醛催化剂,该样品在室温下即可将甲醛催化氧化,其甲醛催化性能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Pt/P25,这是因为载体的性质对SCFD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说明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的Pt/TiNT催化剂上Pt粒子分散更为均匀、与载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甲醛的催化氧化。(2)通过简单的氧化还原法制备δ-MnO2载体,通过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以无机化合物氯铂酸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Pt/δ-MnO2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甲醛催化性能,在负载量仅为0.1%即可达到接近98%的甲醛去除率,且其中75.45%的甲醛被转化为CO2。这是因为超临界流体优越的传质性使得Pt能够均匀分散并充分地与载体接触,从而提高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TEM、XPS和H2-TPR等结论表明均匀分散且与载体有较强相互作用的Pt增强了催化剂的被还原能力,相应的吸附的O2也容易被激活到Pt活性位点上,从而具有更低温度的催化氧化活性位,有效地促进甲醛催化。(3)以无机化合物硝酸银为前驱体,δ-MnO2为载体,通过超临界流体沉积技术制备制备了Ag/δ-MnO2催化剂。与传统浸渍法制备的样品相比,由于超临界流体优越的传质性使得Ag能够均匀分散并充分地与载体接触,同样可以提高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具有更低温度的催化氧化活性位,有效地促进了甲醛的催化氧化。其中,5wt%Ag/δ-MnO2(SCFD)催化性能最佳,催化剂在室温下即拥有86%的甲醛去除率和高达54.4%的甲醛转化率,当温度上升至75oC时,该样品可将吸附的甲醛完全催化氧化。
其他文献
2020年5月审议通过的《民法典》第1234条中也明确提出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作为一个独立的责任承担方式。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理论和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争议,特别是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性质争议更多。“生态环境修复”主要来自于环境科学当中的生态环境修复概念,在被引用到法学领域后,结合法学理论,逐渐地演化为环境法主体的义务性规定以及民法中的救济方式。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作为民法的一种救济方式的发展过程中,
如今,水下自主式航行器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其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为水下探测、科研考察、事故救援等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仿生型水下机器人作为水下自助式航行器的一个分支,利用仿鱼类的运动方式,较好的改善了传统螺旋桨式航行器的低效率、高能耗、高扰动性的问题,是未来业界研究的重心。为了改善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减少其受到的阻力是设计的重点,针对水下机器人的减阻问题,本文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角度出发,利用仿真分
C-C键偶联反应在有机反应中应用非常广泛,它能够通过简单的反应将分子变为复杂的化合物,而过渡金属催化的C-C键偶联反应被大量应用于复杂化合物的合成。可见光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诱导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策略广泛应用于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并且成功构建C-C键反应。随着对绿色化学的要求,如何寻找高效清洁的绿色催化合成策略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将催化剂负载到新型的材料上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本论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的问题,而光电催化分解水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数十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光电催化分解水的光电极材料。赤铁矿(α-Fe2O3)由于禁带宽度合适、储量丰富、无毒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光吸收系数小、水氧化速度缓慢、载流子迁移率低以及空穴扩散距离短等劣势导致其光电催化性能较低,光电流密度远远低于理论值。因而,通过改性α-Fe2O3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环境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学中的重要议题,从班纳姆的环境调控,到迪恩霍克斯对于选择型环境模式的发展,再到环境的建构。建筑学科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社会变革、历史事件以及优秀样本的发现。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环境议题又将会是建筑学科关注的重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通过选取台湾地区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期冀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做一些样本验证的工作,并梳理其中可能存在的设计原则从
固态电解质以其高安全性、适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单一类型的固态电解质由于锂离子传导率低、与电极的固-固界面接触性差、对强还原性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实际应用。目前聚合物/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被广泛研究,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起到改善固-固界面接触、保护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不受强还原性电极影响等作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则增大机械强度、利用表面氧空位促进锂盐解离来提高锂离子传导性能。本论文
政治脏手问题作为被当代道德与政治哲学家广泛探讨的议题,这为我们重新思考道德与政治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当代的视角。这不仅关系着道德规则在政治生活中何以可能,形塑民众对于政治本质的认识,进而戏剧性地对于政治主体能否过一种道德生活发起了挑战。政治脏手的现代缘起来自于马基雅维里的创见,而当代道德与政治哲学家探讨脏手困境的政治社会基础也伴随着对于马基雅维里问题的深刻反思与回应。本文聚焦于政治脏手困境,尝
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传染病的传播与控制以及社交媒体上舆论的爆发等信息扩散现象可以抽象成网络上的传播过程。为了阻止或加速网络上这种传播行为,需要选择一系列重要节点,人为地对其施加控制策略。传统重要节点检测算法主要通过网络的拓扑结构,以节点中心性排序来选择重要节点,但在大规模网络中这些算法往往效果不稳定。本文从大规模网络的控制问题出发,结合真实网络数据,分析了复杂网络的牵制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个复杂度较低
自然语言问答是计算机领域长期以来的热门研究话题。近年来,随着网络上结构化知识的增多,基于知识库的问答KBQA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价值逐渐体现。然而,知识库问答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困难一是自然语言的理解,二是自然语言与知识库结构化知识的不一致性。针对这些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优先的知识库问答技术,并以此构建了一个结构优先知识库问答系统SFQA。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表示自然语言问句,本文提
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之一,建筑节能和汽车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室内和车内能耗是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窗体玻璃是室内与外界或者车内与车外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是减少能耗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而改善窗体玻璃的光谱选择性使其保持高透明度的前提下拥有较好的近红外光屏蔽能力是最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应用于改善窗体玻璃的隔热性能的材料有氧化铟锡(ITO)、氧化锡锑(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