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传染病的传播与控制以及社交媒体上舆论的爆发等信息扩散现象可以抽象成网络上的传播过程。为了阻止或加速网络上这种传播行为,需要选择一系列重要节点,人为地对其施加控制策略。传统重要节点检测算法主要通过网络的拓扑结构,以节点中心性排序来选择重要节点,但在大规模网络中这些算法往往效果不稳定。本文从大规模网络的控制问题出发,结合真实网络数据,分析了复杂网络的牵制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个复杂度较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传染病的传播与控制以及社交媒体上舆论的爆发等信息扩散现象可以抽象成网络上的传播过程。为了阻止或加速网络上这种传播行为,需要选择一系列重要节点,人为地对其施加控制策略。传统重要节点检测算法主要通过网络的拓扑结构,以节点中心性排序来选择重要节点,但在大规模网络中这些算法往往效果不稳定。本文从大规模网络的控制问题出发,结合真实网络数据,分析了复杂网络的牵制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个复杂度较低的网络重要节点检测算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经典控制问题,研究了网络牵制控制的衡量指标。实验发现,经典的牵制控制比率判据难以精确衡量节点对网络的控制能力,在极端情况下,经典判据会失效。因此,本文针对网络牵制控制提出两个指标:耦合强度范围和收敛速度。前者描述了网络得到控制时模型中耦合强度满足的条件;后者从李雅普诺夫指数出发,衡量了网络达到稳定时的收敛速度。耦合强度范围和收敛速度分别从不同角度刻画了网络牵制控制,两者关联性极低;然而经典判据仅用控制矩阵的最大、最小特征值的比值去描述网络控制能力,没有考虑到耦合强度的变化和控制的速度的问题。此外,研究发现经典判据、耦合强度范围和收敛速度这三个指标无法同时到达最优状态。通过真实网络上的实验,验证了耦合强度范围和收敛速度描述网络牵制控制能力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第二部分主要研究重要节点检测算法。工程上而言,复杂网络的控制优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提高控制的响应速度,或者扩大系统的耦合强度范围。控制的响应速度同收敛速度有关;在控制节点比例确定的情况下,扩大系统的耦合强度范围需要部署更好的控制节点,提高工程调试的便利性。因此,为了得到最佳的控制节点集合,本文基于扰动理论,提出了一个重要节点检测的贪婪算法。该算法复杂度低,能够高效地计算出最佳控制节点。在六个真实网络中的实验显示,与其他重要节点检测算法相比,基于耦合强度范围扰动的算法更容易找到被其他算法所忽视的重要节点,能够极大地增强网络牵制控制能力。同时,实验发现耦合强度范围和传统判据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这说明传统判据在网络控制和重要节点检测方面依然存在很高的利用价值。总之,本文主要研究网络重要节点检测算法及其在牵制控制中的应用。文章从经典控制问题出发,提出耦合强度范围和收敛速度两个指标,并基于耦合强度范围的扰动提出了一个重要节点检测算法。本文加深了复杂网络上牵制控制的理解,对牵制控制应用方面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更多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安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由此产生了海量的视频监控数据。对视频中关键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已经不能单纯的依靠人力来完成,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多摄像机监控中能够带来极大的便利。视频数据结构化能够提取单个摄像机视频监控的行人序列信息,行人目标再识别能够将不同摄像机中的相同行人目标进行匹配关联,从而能够实现多摄像机监控中行人综合信息的获取。本文将深度学习技术结合到多摄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主要的临床致病菌之一,其引发的感染难以治疗甚至可能致死。由于近些年抗生素的滥用,出现了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都具有抗性的MRSA菌株。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主要成分胞壁酸是引起耐药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革兰氏阳性菌中,胞壁酸是一类共价连接在肽聚糖上的阴离子多聚物。胞壁酸在细菌分裂、生物膜形成、宿主定殖以及细菌感染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胞壁酸合成路径
森林地表火蔓延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形式,坡度作为影响火蔓延的重要因素备受研究者关注。实验研究方面,实验室或野外火蔓延实验往往在有限尺寸的燃料床上展开,但不同坡度条件下燃料床宽度的影响往往被忽略;理论研究方面,火蔓延模型的建立通常基于火前锋无限宽假设,火线宽度的影响未受到重视。文献调研结果表明,燃料床宽度对火蔓延速率(ROS)及火焰动力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但缺乏对上坡火蔓延过程中燃料床宽度影响的研究。此
2020年5月审议通过的《民法典》第1234条中也明确提出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作为一个独立的责任承担方式。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理论和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争议,特别是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性质争议更多。“生态环境修复”主要来自于环境科学当中的生态环境修复概念,在被引用到法学领域后,结合法学理论,逐渐地演化为环境法主体的义务性规定以及民法中的救济方式。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作为民法的一种救济方式的发展过程中,
如今,水下自主式航行器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其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为水下探测、科研考察、事故救援等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仿生型水下机器人作为水下自助式航行器的一个分支,利用仿鱼类的运动方式,较好的改善了传统螺旋桨式航行器的低效率、高能耗、高扰动性的问题,是未来业界研究的重心。为了改善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减少其受到的阻力是设计的重点,针对水下机器人的减阻问题,本文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角度出发,利用仿真分
C-C键偶联反应在有机反应中应用非常广泛,它能够通过简单的反应将分子变为复杂的化合物,而过渡金属催化的C-C键偶联反应被大量应用于复杂化合物的合成。可见光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诱导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策略广泛应用于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并且成功构建C-C键反应。随着对绿色化学的要求,如何寻找高效清洁的绿色催化合成策略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将催化剂负载到新型的材料上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本论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的问题,而光电催化分解水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数十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光电催化分解水的光电极材料。赤铁矿(α-Fe2O3)由于禁带宽度合适、储量丰富、无毒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光吸收系数小、水氧化速度缓慢、载流子迁移率低以及空穴扩散距离短等劣势导致其光电催化性能较低,光电流密度远远低于理论值。因而,通过改性α-Fe2O3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环境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学中的重要议题,从班纳姆的环境调控,到迪恩霍克斯对于选择型环境模式的发展,再到环境的建构。建筑学科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社会变革、历史事件以及优秀样本的发现。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环境议题又将会是建筑学科关注的重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通过选取台湾地区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期冀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做一些样本验证的工作,并梳理其中可能存在的设计原则从
固态电解质以其高安全性、适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单一类型的固态电解质由于锂离子传导率低、与电极的固-固界面接触性差、对强还原性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实际应用。目前聚合物/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被广泛研究,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起到改善固-固界面接触、保护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不受强还原性电极影响等作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则增大机械强度、利用表面氧空位促进锂盐解离来提高锂离子传导性能。本论文
政治脏手问题作为被当代道德与政治哲学家广泛探讨的议题,这为我们重新思考道德与政治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当代的视角。这不仅关系着道德规则在政治生活中何以可能,形塑民众对于政治本质的认识,进而戏剧性地对于政治主体能否过一种道德生活发起了挑战。政治脏手的现代缘起来自于马基雅维里的创见,而当代道德与政治哲学家探讨脏手困境的政治社会基础也伴随着对于马基雅维里问题的深刻反思与回应。本文聚焦于政治脏手困境,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