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以及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城市滨水区再开发在世界的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发展潮流,中国滨水区资源的更新改造也呈日益上涨的开发趋势,人们的观念正在从滨水区资源的消耗性利用转向资源保护和合理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江河众多的国家,嘉陵江属长江最大支流之一,沿江分布众多中小城镇,并有着深厚的历史资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累积。在国家对嘉陵江水域的渠化工程基础上,在致力于建设有特色的西部滨水城镇的前提下,本论文以巴蜀文化为面、嘉陵江流域特色为线、沿岸中小城镇为点的点——线——面结合方式为基础,展开对川北地区嘉陵江沿岸中小城镇滨水空间体系的探讨。
空间体系的研究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形成空间的根本作用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世界不是由事物组成的,而是由关系组成的”<[1]>,本文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以秩序学的基础对滨江景观空间进行探讨。秩序具有层次性与规律性,同样,滨江空间秩序是在多种秩序基础上发展的综合体,是人类各种活动、历史文化与功能组织在自然生态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本文以景观空间秩序的基础理论为基础,对嘉陵江川北段沿岸中小城镇滨江景观的空间发展历史进行概述,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史文化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着重对发展中的滨江空间秩序进行解析:空间的显性秩序的组织以及空间的隐性秩序组织,先后从形态、视觉、功能、人文、意识、时间等多方面针对性地分析嘉陵江两岸的川北城镇滨江空间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关于适应嘉陵江沿岸城镇滨江空间的特点、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宏观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以及微观设计手法的运用,最后提出设计引导。希望此研究能对嘉陵江沿岸城镇滨江空间的开发,以及具有相似条件的滨水中小城镇的滨水景观开发作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