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政府在2006年做出的,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率15个部委主要负责同志来滨海新区视察时指出的那样,“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成为环渤海区域及全国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都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以高科技为龙头的特色产业结构,实现了高速、持续和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国发[2006]20号)中也明确将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因而,滨海新区物流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往针对滨海新区物流的有关研究基本都集中在某一个方面,尚缺乏系统论证过程。而且,有关滨海新区物流发展状况的综述,也大都缺乏相关数据支持,用定性语言描述的多,用定量数据分析的少。本文在对滨海新区物流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了有关数据,绘制了多份图表,从制度层面、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对滨海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了直观、客观和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了滨海新区物流除了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外,还存在相当多的不可忽视的问题。随后,本文用层次分析模型得出结论:当前对滨海新区物流发展最具影响的是制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