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贯入剪切疲劳试验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评价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轮迹下的剪切流动型车辙和Top-Down开裂已成为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影响其耐久性。本文基于钻芯取样及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路面轮迹处病害成因,提出了贯入剪切疲劳试验方法,据此评价典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疲劳性能。首先,主干路钻芯取样结果表明,沥青路面轮迹处病害多为剪切流动型车辙和TopDown开裂;对北京市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证明剪应力是轮迹处破坏的主要原因,且并不是由于单次剪应力过大,而是重复荷载剪切疲劳作用导致。其次,为了评价轮迹处病害产生,需要找到一种沥青混合料剪切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对比多种剪切试验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发现重复贯入剪切试件内部与车辆轮迹边缘的剪力分布相似,其破坏形式与实际剪切流动型车辙和Top-Down开裂相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以提出60℃与15℃下的贯入剪切疲劳试验评价轮迹处剪切流动型车辙与Top-Down型裂缝。然后,由于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混合料类型与胶结料,上面层采用AC-13典型级配,通过DSR、BBR及黏附性试验对沥青性能进行评价,选择三种代表性的胶结料分别为基质沥青、SBS改性及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混合料的剪切试验。再次,通过60℃和15℃单轴贯入试验测定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剪切强度,并对紫外老化与冻融循环后其抗剪强度衰减规律进行研究。贯入剪切疲劳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疲劳性能,在60℃下进行贯入剪切疲劳试验,选用0.7、0.9、1.1、1.3MPa四个应力水平,测定3种沥青混合料的剪疲劳寿命来评价其抗剪切流动型车辙性能;在15℃下进行贯入剪切疲劳试验,选用0.2,0.3,0.4,0.5四个应力比进行循环加载,提出以劲度模量残留比突变点为剪切疲劳开裂的失效判据,评价其抗Top-Down剪切疲劳开裂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疲劳及耐老化性能最优,SBS改性沥青次之,基质沥青最差;车辆循环碾压下的剪力作用是导致沥青路面轮迹处病害的主要原因,外界环境老化加剧了病害的发生。最后,基于MMLS3小型加速加载设备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耐久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经加速加载设备碾压后其抗剪耐久性最佳;沥青路面轮迹处的剪切流动型车辙与Top-Down开裂并非相互独立的,车辙会加剧裂缝的扩展,开裂也会加速车辙的产生。所以在沥青面层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由剪切疲劳寿命不足导致的剪切流动型车辙与Top-Down开裂,选择抗剪性能较优的材料,对减少沥青路面轮迹处病害产生,提高其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书院制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书院制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在社区模式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育人环境、多元主题活动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多维需求、专职思政工作者生活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三个层面达成了可能性。因此,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标线,将拓展主题活动与发挥仪式育人相结合;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将文化育人与涵育文化自信相融合;坚
目的 探索将不同文化元素应用于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同时给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师以设计启发。方法 通过分析博物馆文创产业市场现状以及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并结合文创产品的文化性特征,探究基于文化元素的故宫文创产品设计。结果 故宫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既要立足地域文化,凸显北京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又要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同时更要与时代文化相适
伸臂桁架是“巨柱-核心筒-伸臂”超高层结构混合抗侧力体系的关键构件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复位耗能型伸臂桁架,旨在解决传统耗能型伸臂残余变形大、难以修复、不利于震后功能快速恢复的问题。为了探究此类自复位伸臂桁架的抗震性能,本文首先分别对伸臂桁架弦杆和腹杆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验证了弦杆构造形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阐明了腹杆的工作机理并揭示了损伤破坏特征;然后对自复位耗能型伸臂开展数值仿真研究,
随着高温工业的发展,耐火材料将承担起更多的功能。抗热震性作为耐火材料的重要性能,对耐火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抗热震性需进行多次循环加热-冷却试验确定,为了解决传统耐火材料抗热震性检测存在诸如效率低、安全性差、没有过程记录等弊端,按照国家标准,本文对多类耐火材料试样,开展了高精度、全自动的抗热震性视觉检测研究,重点如下:(1)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结合了自动化机械设
土壤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载体,承载着各类生命的延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矿石开采和化学加工等一系列工业生产直接加剧了环境破坏,导致了污染物的积累。掌握场地污染分布特征是土壤修复的前提,本文针对以往依靠单一指标值评估场地污染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顾及环境因素的场地污染分析模型,以期探寻环境与污染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污染场地的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基于物探数据分析该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战略稳步实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蓬勃发展。铝合金材料性能优异,优势突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轨道车辆车体及其他重要部件生产制造中。利用摩擦搅拌焊(FSW)焊接工艺设计研发具有功能完善、修复性能稳定、绿色环保等优点的轨道车辆高效制造设备、维护设备和修复方法,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增大运输效益,对于更好地完成城市与城市间、国家与国家间的密切交流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FSW
根据国家最新国民规划,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普遍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落实全国医疗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已成为国家战略和近期目标,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群众对高质量医疗资源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各地的医院建设工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医疗工艺设计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的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其中医院建筑医疗工艺设计是医院设计中的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控制性能不断提高。实现机器人自主安全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和障碍物检测技术是两个最为关键的方面。相对复杂条件下的环境定位与障碍物检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为此,本文以室内移动机器人为平台,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探索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和障碍物检测方案。本文详细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多种传感器与其它合适软硬件搭建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介绍了实验平台所使用的各种传感器
公共建筑主要的耗能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冷冻水系统,于是冷冻水系统的研究对于公共建筑的节能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冷冻水系统的节能研究离不开模拟计算,目前存在着很多的能耗模拟软件或者为研究不同问题而开发的模型,虽然它们都可以对空调系统进行能耗模拟,但总的来说,大多仿真工具在对冷冻水系统整体特性、空调的实际调节过程进行反映方面还存在不足或者存在着仿真过程繁琐、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首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逐渐紧张和市政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大基坑越来越多,对基坑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锚杆支护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护方法,易于施工、支护效果好,同时具有不干扰施工作业面的显著优势。对深大基坑来讲,锚杆结构面临的地质条件可能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地下水对锚杆结构的侵蚀作用不可忽略。另外,深大基坑使用的锚杆长度较长,埋置于土体中的钢筋或钢绞线很可能会对后期周边的建设带来障碍。在此条件下,纤维筋锚杆